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原标题:三明建宁县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 窄地变宽田流金又淌银

原标题:窄地变宽田,流金又淌银

近日,记者走进建宁县里心镇岩上村山垄田土地整治项目区,一片翠绿、挺拔的茭白植株映入眼帘;微风吹拂下,茭白田里泛起阵阵绿浪。

“以前,村民不愿意在这里种田,这些山垄田都被抛荒了。”建宁县国土局副局长邹先进介绍说,岩上村平均海拔720米,由于气温、水温偏低等原因农作物产量低;土地整治前,几乎没有水渠、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经济效益很差。

2014年11月,岩上村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按规划设计进行了田、水、路、渠的综合整治,整治规模926亩,修筑灌排渠近8000米,新建、整修田间道路6000多米,新增耕地面积92亩。

“经过整治的农田,机耕道、水渠等基础设施完善,农用车可以开到田间地头,加之这里环境好、水质好、空气好,有利于规模化种植高山茭白。”建宁县建星茭白合作社董事长戴建星一口气就流转了600多亩土地。

“有了合作社,村民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据岩上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龙介绍,村民将山垄田流转给建星茭白合作社,每亩每年可收租金200元,增加了家庭收入;被合作社雇请的村民,每人每天工资100元。此外,合作社还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带动岩上村二三十户农民种植茭白100多亩,每亩产值可达9000元至1.2万元。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宁县国土局局长邱春祥表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不仅让荒地变耕地产生效益,也让耕地质量提升产生新的活力。

建宁县知名水稻种子“经纪人”、福建文军种业董事长丁绍文说,自己做了十几年的水稻制种生意,常年和农户打交道,土地整理给村民带来的变化自己都看在眼里。“以种水稻为例,使用人力耕作比使用农机耕作成本要高得多。现在,人工插秧是300多元/亩,机械插秧是80元/亩;人工收割是330元/亩,机械收割120元/亩。”他说,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能开到的田块,大部分农户都用农机替代人力进行耕种,种植成本就降低了;且随着农田的抗旱、排灌、降渍能力、复种指数和综合产出率提高了,持续稳产、高产成为现实。

截至目前,建宁县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有79个,总规模2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1.5%;已有14.8万亩的耕地通过这样的土地整治,“变身”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全县农机化率达到73.33%。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