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原标题:破解“垃圾围村” 建宁打响“农村环境整治革命”出良方

文明风10月31日讯 走进“由赣入闽第一村”建宁里心镇上黎村,街道两旁的花圃种满了红叶石楠、红花继木和山茶花。屋后绿水青山,房前绿树红花。“现在,每户都有垃圾桶,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子就像公园一样漂亮!”村民张美娇笑着说。

谁曾想到,数年前,上黎村垃圾乱倒、“白漂”处处、垃圾焚烧、浓烟滚滚的现象屡见不鲜。

近年来,建宁县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机制,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立垃圾分类农户积分制度,打响了一场“农村环境整治革命”。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品质日渐提升。

转变观念,屋前空地成小花园

“以前,村民们只顾扫屋内垃圾,村子的边边角角都成了垃圾场。”上黎村党支部书记邱模清坦言,农村环保观念薄弱,农户们各自为政,往房前屋后堆垃圾,大风一吹,塑料、纸片满村飘。

由于缺乏统一的垃圾处理机制,农户靠焚烧旧垃圾,给新垃圾腾地方。只要没大雨,垃圾堆中的小火一烧就是一两个月,全村笼罩在浓烟和恶臭中。碰上下雨,雨水混杂焚烧残渣顺地势流向农田、河道,不仅污染土壤、水源,还成了滋生害虫的“温床”。村民们都觉得脏,但也无计可施。

变化始于2009年,建宁县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机制,对生活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要求在每户门前设置垃圾桶,农户分离干湿垃圾后再投入垃圾桶,由村保洁员收集运送至乡镇垃圾转运站,再转运至县垃圾填埋场统一填埋。

面对新生事物,总不乏反对、疑惑的声音:“我们祖祖辈辈都烧垃圾,几十年的习惯怎么说改就改?”“这么麻烦,对环境改善能有多大作用?”

对此,建宁县将扭转村民的环保观念作为攻坚难点,开展村干部入户谈话、保洁员及时引导等宣传工作。村民邱模贤就是其中之一。年过半百的老邱热情地把记者迎进庭院:“以前,门口的这块地堆满了垃圾,又脏又难闻。现在有花圃把房子和马路隔开,屋前空地成了‘小花园’,孩子们就在门口玩耍,安全。多亏有村干部教我们垃圾分类,生活果然越来越好!”

“时间和成效最具说服力,村民切切实实看到垃圾治理带来的好处,新机制才逐渐铺开。”建宁县住建局宜居办主任谢辉说。

引进公司,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截至目前,建宁县9个乡镇共有垃圾转运站10个、保洁员329个、垃圾桶约24500个,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98%。

垃圾收得拢,也运得走,这下轻松了吧?

里心镇副镇长谢凤金连连摇头。作为里心镇环境整治的主要负责人,以前,柴草堆、垃圾堆“两座大山”压在他身上,如今,“两座大山”没了, 财政支出的增加又让他倍感压力。

“里心镇有191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1469人。光垃圾处理一项,全年总费用就高达160万元,扣除每人每年35元的垃圾处理费和村财配套资金,剩下60多万元只能由镇财政承担。” 谢凤金说,这对于一个乡镇,不是小数目。

几经商讨后,里心镇通过招投标,每年花120万元,将全镇包括垃圾处理、河道保洁等环境保持工作外包给建宁县人山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大大减少了财政支出。

“公司与77个保洁员签订环境卫生保洁合同,其中1/3是贫困户。保洁员人均工资在1800元左右,由于他们的年龄多在50岁以上,公司还统一为他们购买了每人每年300元的人身意外险。”公司董事长张天运说。

“一年省40万元,还能助力贫困户增收,一举两得。”谢凤金说。

变化不止于此。去年,里心镇投入60万元建成垃圾资源化利用站,今年6月以上黎村为试点,在每户门口设置一蓝一黑两个垃圾桶,由建宁县人山保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开始试运营。张天运介绍:“蓝色垃圾桶放可堆肥垃圾,黑色相反。保洁员将可堆肥垃圾倒入站里的有机垃圾处理化设备,经过粉碎、发酵等流程,就能将垃圾转化为肥料,从而实现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积分评比,妙招激励村民

上午6点,保洁车队准时出现在上黎村朱家片,保洁员朱笔峰一边收集可堆肥垃圾,一边当场填写户积分记录表。“这家的黑色垃圾桶没有不可腐烂垃圾,我就在分数一栏记上10分。评分按每户垃圾分类完成程度填写,满分10分,优秀8~9分,依次递减。”朱笔峰说,垃圾分类情况要每天记录,并及时抄送村委。

积分有实际作用吗?“当然有!”谢凤金说,垃圾资源化利用站每天能处理可堆肥垃圾500公斤,产出肥料100公斤到150公斤。肥料作为奖励,免费送给积分高的农户,已经有40多户刚领了肥料。“积分是虚的,奖励是实的。启动‘积分送肥料’的激励机制后,村民分类垃圾的自觉性、积极性更高了。”

“能沤肥的就是这4类嘛,厨房垃圾、枯枝落叶、废弃蔬果和畜禽粪便。” 村民廖先花掰着手指说。今年,她家领了40公斤有机肥,种上了有机蔬果,省了不少肥料钱。 “垃圾认真分,肥料免费送,谁能不积极?”

目前,上黎村已展现出了“三清二基一少”的可喜局面——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基本不见垃圾,基本不见乱砍乱堆柴草;环境保护支出减少。“垃圾处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久久为功。上黎村的垃圾治理经验我们将推广至全县,力求让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谢辉对此信心满满。(三明市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