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原标题:女村支书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被称为“三心好人”

海峡网2月15日讯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泰宁上青乡江边村党支部书记刘伯华,2018年5月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被人称为“三心好人”的她,用一颗孝心连续七年悉心照料瘫痪婆婆,用一颗爱心帮助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用一份热心为村里排忧解难办实事。“虽然我是个女人,可既然大家选了我,我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就要实实在在为村民干好事。”14日,刘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七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婆婆直至去世

刘伯华的婆婆肖小玉已去世9年,可她七年如一日照料生病婆婆的事,依然被村民不时提起。

2003年,肖小玉老人年已古稀,因一场交通事故不幸瘫痪。那时,刘伯华每天凌晨4点起床,一边与丈夫黎贵荣制作游浆豆腐,一边煮一大家人的早饭,待丈夫挑着豆腐走村叫卖,一对儿女上学后,刘伯华才开始给婆婆穿衣服、梳头、洗刷、清扫房间卫生、喂吃早饭。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给躺床半天的婆婆翻身,清理卫生。炎热的夏天,每天要给婆婆擦洗身子,换衣服。在刘伯华的悉心照料下,婆婆卧床7年多,没有长过褥疮,生过痱子,身上总是干干净净,房间也没有臭味。2010年,老人安祥去世。

想方设法带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2009年8月,村里换届选举,刘伯华当选村主任,成为当时泰宁县第一位女村主任。

当选后,刘伯华把村里脱贫致富当作第一要务来抓,想方设法为乡亲们找致富项目。当时县里鼓励农户养殖乌凤鸡,可老百姓对此犹豫不决,等待观望。刘伯华决定自己带头给大伙做示范,她劝说丈夫放弃游浆豆腐行当,在老家山上办起1000平方米的养鸡场,年出栏乌凤鸡3万羽,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年后,养鸡场面积扩大了一倍,还饲养2000多只鸭,放养30多亩稻田鱼,培植200余亩绿化苗木基地。刘伯华成了上青乡发展立体种养致富的“领头雁”,村民纷纷向她学习。

2013年,刘伯华注册成立江边种植专业合作社,与17户贫困户签订种养帮扶协议。如今合作社种植油茶160多亩,每年特色养殖鸡苗6000余只,带动了江边村养殖业发展,全村养殖鸡鸭专业户10户、苗木种植户7户、养鱼大户3户。

面对贫困户养殖技术咨询时,她经常主动上门进行指导。特别是鸡苗防疫期,晚上给鸡打疫苗,她不仅忙于自己家的养殖厂,还要帮助指导贫困户打疫苗,经常是连续几天晚上要忙到12点才回家。

严安泰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当刘伯华找上门让他养鸡时,起初他没同意,认为销路是个大问题。刘伯华拍着胸脯保证:“我给你技术指导,卖不掉我全包了,你大胆养,但要养成本地土鸡才行。”2017年,严安泰夫妻在养殖土鸡项目上净收入就突破2000元了,如今早已摘掉贫困帽。

为村民办实在事赢得信任和尊重

江边村是传统的农业村,资源贫乏,6个自然村1300多人口,耕地面积2260亩,村财年收入仅1.6万元。村民大多外出打工、经商,留守的大多种植水稻、烟叶。

在村里,刘伯华一心为民办实事、好事。过去,村民碾米、榨油都要跑到几里外的乡镇,十分不便,刘伯华就在家附近办起榨油厂、大米加工厂;村代销店倒闭,村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十分不便,刘伯华又在家里办起了农家店,方便村民。

江边村格上、黄家访2个自然村生活饮用水不达标,影响村民身心健康,刘伯华就在乡人代会上提案。自来水引水工程建设时,资金不足,她又积极奔走县乡有关部门争取资金,还带头投工投劳,终于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除此之外,乡村道路硬化、农田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幸福院建设等一个个民生工程,刘伯华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撸起袖子加油干,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

“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信任,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和大家一起把村子建得更加漂亮。”刘伯华说。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