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黄秀泉

他是田野上的“农技铁人”,两度换肾,病魔缠身,身体频亮红灯,却30多年如一日坚守农业科学研究一线阵地,把毕生的追求写在稻田之中;他是良种场上的“优秀考官”,风雨无阻,精益求精,主导完成了200多组、2000多个水稻新品种组合的试验观察任务,用忘我的奉献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致敬最美科技人!今天让我们一起为这位三明工作者疯狂打CALL!

一脸黝黑、满身汗水、双手沾泥、高卷裤腿……在沙县农科所背靠的良种场里,那片200多亩的良田之中,有一位科技工作者三十多年如一日进行着水稻良种区域试验。一年又一年,一茬接一茬,他不断地圆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更多人吃饱饭、吃好饭!”他就是“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八闽楷模”,沙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黄秀泉。

两次换肾 从未退缩

1965年出生的黄秀泉,小时候家庭条件差,生活艰辛,从小就饱受饥饿的困苦,儿时的梦想很单纯,就是吃饱饭,让更多的人吃饱饭。1986年,黄秀泉从三明农校毕业,如愿到沙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当了一名农技员。

那几年,作为三明市农科所专家的中科院院士谢华安每年都会到农科所,对当时全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汕优63”水稻进行一系列试验研究。初出校门的黄秀泉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也更坚定了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信念。

本想凭借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不幸却悄悄降临。1991年6月,正是“双抢”大忙时节,黄秀泉连续多天在田里记载数据、考种取样、做试验观察,因劳累过度进了医院,不幸被确诊为“尿毒症”。

1991年11月,他进行了第一次肾移植手术。半年后,他身体刚恢复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活着,就不能停下工作。”他说。

致敬最美科技人!今天让我们一起为这位三明工作者疯狂打CALL!

水稻试验秧田管理

仅仅一年后,黄秀泉的身体就出现慢性排斥,完全依赖药物控制。可即便身体再不舒服,黄秀泉也不肯落下工作。1998年,沙县农科所第一次与福建省种子公司合作,进行水稻不育系繁殖。那时,所里技术力量薄弱,黄秀泉主动请缨,承接了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在他废寝忘食的努力下,这次水稻繁殖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了丰收,生产的不育系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均达到要求。但黄秀泉的身体再一次亮起了红灯。

1999年底,那个陪伴了他8年的肾再也无法支撑,肾功能完全丧失。幸好,医生再一次将黄秀泉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2000年9月,他做了第二次肾移植手术,拥有了第三个肾。半年后,他不听医生劝嘱,再一次回到水稻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中。从死亡线上走过来的黄秀泉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换肾病人不宜从事繁重的工作、不宜长时间晒太阳、不宜到密集人群中、要注意休息……一大堆医生的嘱咐,黄秀泉将之抛诸脑后,所里的领导三番五次提出要给他调整工作岗位,他总是一口回绝。

一边是忘我的工作投入,一边是不断侵入身体的疾病。由于肾移植手术后,机体免役力弱,加之服用大量药物,副作用强,造成了黄秀泉其他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2005年底,胆囊因多发性结石,不得不切除;2009年,身上长出了一个无名肿块,他忍着疼痛把早稻试验结果整理分析送好后,才到医院住院治疗;2010年,检查出糖尿病,每天只能吃五两米饭,肚子一空就胃痛,他就吃些药,症状一缓解,又出现在田间,一次又一次主动承担了国家、省、市等水稻区域试验工作,直到现在。

选育良种 孜孜不倦

沙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着南方稻区(国家)、省、市及有关科研院所水稻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引种试验、筛选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等试验任务,每年有200多个品种在这里进行试验。黄秀泉和同事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认真把握试验的每一环节,确保新品种试验的数据准确无误。

致敬最美科技人!今天让我们一起为这位三明工作者疯狂打CALL!

水稻试验田间观察记载

水稻试验示范时间长、季节性强、要观察记录的数据多,工作繁琐又枯燥,还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哪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将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个优良品种的育成凝聚了育种专家5年以上的汗水,而一个优良品种要脱颖而出,常常又需要两年到四年的试验示范。可以说,区域试验是替别人检验品种,承担任务者没有任何的科研成果。虽是为他人做嫁衣,但黄秀泉却做得乐此不疲,不断地选,不断地“考”。

从春播到夏收、夏种,从浸种、催芽、插秧、病虫防治,到水稻抽穗,再到最后的秋收,10个月下来,黄秀泉白天总是在试验田里忙碌,认真仔细观察记载,晚上梳理数据。由于视力下降,夜里,他常常左手拿放大镜,右手在键盘上敲打,录入试验数据至深夜。他说,这些编号、录入一个都不能错,不然就白忙活了。

沙县农科所工作辛苦,待遇又不高,很多技术员不是被借用,就是要求调离,而黄秀泉选择了坚守。由于人手缺乏,很多时候,需要多人完成的十几个水稻新品种试验观察任务,他常常独自完成。

不忘初心 不负使命

最近一段时间,他白天上班盯着试验田播种插秧,晚上在家给育种材料分类写标识,办公桌上堆放的几十个手写标识牌,都是他前几晚加班弄的,像这样的标识牌一年下来他要写上几千个,一个牌子对应一个育种材料,马虎不得。去年,他获得100多份育种中间材料,今年还要继续从中选出优势较强的杂交育种材料。

致敬最美科技人!今天让我们一起为这位三明工作者疯狂打CALL!

早季水稻试验播种工作(右一为黄秀泉)

病魔缠身,并没有让黄秀泉停止农业科学研究的脚步。3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了2000多个水稻新品种的区域试验以及引种试验和筛选试验,为我国水稻新品种审定推广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试验数据。沙县农科所成为南方稻区国家级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成为福建省承担试验任务最多的基层科研单位。一大批水稻新品种得到推广种植,其中,试验示范的天优华占杂交水稻品种,已经成为可以与汕优63杂交水稻品种相媲美的高产优质良种。

今年,闲不下来的黄秀泉有了新“功课”。所里和三明农校合作进行果树栽培新技术研究,应用在乡村旅游、采摘、农家乐等方面,助推乡村振兴,他也承担一部分任务。“我们农技员就是搞应用的,这几年组织这么关心我,所里也拨了不少经费,能为农民增产增收做一点贡献,就是我活着最大的幸福。”黄秀泉说。

今天,让我们一起

为这位福建最美科技工作者鼓

掌致敬

快来为他疯狂打call

责任编辑:黄仙妹

相关阅读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巅峰盛典 星光璀璨!昇腾AI创新大赛202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