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近年来,永安以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履行《国际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为契机,推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扭转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一家独大”的格局 

从“两棵树”迈向“万木林” 

东南网12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魏兴谷)

时隔5年,当罗范钦来到曾属于自己的林地时,发现当年的那片杉木林已经完全变了样。

“杉木虽然少了却壮了,而且还套种了不少闽楠,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纯杉木林了。”如果按照5年前的计划,眼前的这片林子早就不在了。

罗范钦是永安市的一个林业经营大户,他告诉记者,2014年,这片林子已经到了成熟期,当准备砍伐的时候市里下了限伐令。后来,市里又通过赎买的方式把林子买了回去。令老罗纳闷的是,市里花这个钱把林子买回去干啥?

永安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林改“分山到户”后,广大林农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为了实现林子的经济效益,普遍种植的树种以杉木和马尾松这两种针叶林为主。造林—砍伐—再造林是传统的经营模式。

林子长得慢,一个经营周期约20多年。永安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的经营模式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森林的生态效益难以得到发挥,“就像是在猪要开始长膘的时候就出栏,很可惜”。

2012年5月,永安市被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12个履行《国际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之一。

据了解,2007年第6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森林文书》是联合国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关于森林问题政府间谈判的成果性文件,旨在通过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消除贫困、改善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森林资源丰富的永安来说,做好“示范”,就得跳出“造林—砍伐—再造林”的循环。

就拿这片曾属于老罗的林子来说,赎买后就由市里成立的管护队伍接管进行可持续性经营。首先进行抚育间伐,砍掉一些长势不好的杉木,保留长势较好的杉木50棵/亩左右,为接下来的补植套种乡土阔叶树留下空间。

尽管时值冬季,但在岭后村的这片林子,记者看到,留下来的杉木林与补植的闽楠和谐共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不时有鸟儿飞过。而在20年后,这些闽楠将逐渐取代原来的杉木林,让森林达到近自然状态,实现“固土保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社、林业大户认识并接受这种新的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模式。”与此同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永安在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科院、福建省林规院等单位的智力支撑下,开展南方珍稀珍贵树种繁育,筛选出闽楠、香樟、南方红豆杉、红锥、马褂木、檫树、枫香、红花香椿、乐昌含笑、乳源木莲、银杏等20多种适合永安市造林的速生、材质优良的珍贵树种。截至8月,全市珍贵树种人工栽培总面积5.73万亩。

永安出台了一系列营造林优惠政策,利用扶持资金和政策导向促进培育珍贵树种。“十二五”期间,永安市投入6985万元用于森林质量提升珍贵树种培育工程:全额补助杉木高世代良种壮苗培育的种子款和营造针阔混交林的珍贵阔叶树种苗款;对疏林地补植、林分修复按省级补助资金的100%进行配套;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二沿一环森林生态景观林建设项目按省级补助资金的30%进行配套;自2014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重点生态区位林赎买和近自然化套种珍贵树种改造。

由此,永安市人工林树种结构和林分结构得到较大的调整改善,造林树种从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一家独大”,逐步调整为多树种发展格局,林分结构也逐步从单层针叶纯林向复层针阔混交异龄林转变。

这些林子还配有一支“森林保安”。成立于2013年的永安市金盾森林资源管护有限公司,下设森林资源巡防大队和森林消防大队,共有队员185人,通过信息化等手段,全市已有230万亩(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61%)实现从原来“自家林子自家看”到“自家林子由专业队伍来看”的转变。至2025年将实现专业护林全覆盖。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委社会工作会议召开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