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山美水美人更美,移风易俗新面貌,村民素质大提高。”10月24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富口镇姜后村自导自演了一场特殊的重阳节庆祝活动,数十位老人在舞台上唱歌、跳舞、打快板,更多年长的老人在台下津津有味地欣赏,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些“老演员”是姜后村乐龄学堂的学员。沙县小吃闻名遐迩,大量年轻人外出做小吃,农村养老成为难题。2017年6月,在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指导下,沙县在姜后村试点启动了乡村乐龄学堂建设,把城市老年大学的理念带到农村。

年纪大了就是“老小孩”。为了设计出符合老人心理特征的课程,乐龄学堂特意请了一些幼儿园老师授课。美术课、常识课、音乐课,甚至是捏橡皮泥,老人们都学得不亦乐乎。

记者在姜后村乐龄学堂看到,老人们略显稚气的书画作品随处可见。几本翻开的练习册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我们老人每天都开心”,旁边还画了几只淘气的小老鼠。

今年70岁的胡桂英第一次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写得不好。刚学的时候,手一直抖。”胡桂英说,“但总算学会了,每个月领养老金,就不用像原来那样按拇指印了。”

“以前大伙儿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村口的大树下打瞌睡、聊天。”今年68岁的茅明姬说,如今她喜欢乐龄学堂的健康课、体操课,尤其喜欢组队比赛柔力球,身子也更加硬朗了。

乐龄学堂成为维系老人和时代的纽带。上了一节智能手机使用课,老人们就纷纷把“老人机”全换了,和儿孙们视频聊天、发朋友圈、点赞、抢红包,感慨“和社会又接上轨了”。

“去年办了30多期课,总共花了1万多元。”姜后村村主任冯金玉说,场地使用的是村部会议室,老师是城市老年大学的退休教师、志愿者和经过培训的村干部,聚餐都是“张家拿几棵菜,李家拿几头蒜”。

“花钱不多,但村里老人的精气神都变了。”姜后村村支书姜发增说,老人们打牌的时间少了,时不时到教室里跳健身操;老师没来,老人们也会在一起办文化活动或游戏,甚至也会讨论怎么支持建设村子。

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创始人陈宜安说,乐龄学堂旨在让农村老人通过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生活、跟上新时代,“在健康、快乐的同时,活出生命的尊严、意义和价值”。

如今,沙县已开办了近40所乐龄学堂,实现1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受益老年人突破10000人(次)。沙县县委书记杨兴忠说,乐龄学堂铺就了一条空巢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健康而有尊严乐享晚年的生活之路。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