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三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全民健康再出发

市第一医院积极打造“智能门诊”。 (林文斌 摄)

三明日报记者 刘莉婷

3月10日,我市举办首场医改宣讲比赛。作为三明医改的参与者、见证者,更作为宣传解读三明医改政策、传授实践经验的主力军,全市23名总医院(医联体)党委书记、院长分别畅谈了数字背后的医改“聚划算”、“治未病”助力百姓健康的医改效益。精彩的宣讲,是我市扩大三明医改影响,推动医改做实做细做成的精彩一笔。

2012年起,我市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以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为基本路径,大胆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回眸医改9年,一条又一条医保扭亏为盈的“红利线”、医务人员的“年薪线”、惠民利民的“民生线”,记录下了三明医改的发展轨迹,也给山城百姓带来直观红利:2020年,人均医疗费用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岗医务人员平均年薪13.37万元,是改革前的3.17倍。

而这一切,源于多年来我市一以贯之的医改定力。

扭转医保亏损的“红利线”

三明医改动力源于压力:因国家小三线建设而诞生的三明,退休人员比重高。

2011年,城镇职工赡养比为2.06∶1,到2020年时变为1.47∶1。地处闽中山区,我市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均排名福建省中等靠后。2010年,我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亏损1.4亿多元,到2011年,实际亏损达到2亿多元。财政无法兜底,再加上政府管理体制不顺、医药费用快速增长、药价虚高、药品流通混乱,医改迫在眉睫。

如何破题?2012年2月起,我市从改革医药管理体制入手,取消药品加成,实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建立跨地区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三明联盟”,“腾笼换鸟”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动药品回归治病功能。

在事关百姓“救命钱”的医保领域,201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将原来24个医保基金经办机构进行整合,组建了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2016年,又率先将药品采购和医疗服务定价等职能统一到新组建的医保局。

“买药、用药和付费各环节由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由卫健部门和医院‘点菜’,医保部门负责采购和‘买单’,共同替百姓管好医保基金的‘钱袋子’。”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说。

改革医保管理体系,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医保基金“打包支付”,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一系列敢于触碰深层次利益的医改举措,让原本一直刹不住的“医药费用猛涨”终于回落。医改核心症结被准确找到,改革9年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6.9亿元。

铸牢医务人员的“年薪线”

医保扭亏为盈,改革红利已释放,如何严防走“回头路”?

实行年薪制,让医生成为医改的拥护者。2013年开始,我市对22家二级以上医院都实行了院长目标年薪制和医生(技师)、临床药师目标年薪制,2015年又将在职在岗的护理、药剂、行政后勤人员纳入目标年薪管理,通过工分制来计算体现,从而打破了人员工资与科室创收挂钩的分配模式。其中,医院收入中的50%发放给医务人员,40%发放给护理人员,10%发放给行政人员。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市通过9次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共转移增加医院医务性收入57.39亿元。与此同时,看病总支出中,医生的诊疗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的比例从2011年的18∶60∶22,调整优化为2020年的41∶33∶26,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医药总收入年均增速从改革前的19.4%,下降至改革后的6.57%。医生的收入明显增长,2020年,全市公立医院工资总额达15.57亿元,为改革前的4.07倍。

“把降药价腾出的空间用于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让医护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才能更好地担当起人民生命健康守护者的使命。”尤溪县总医院党委书记杨孝灯一语道破医疗改革的初心。

年薪制和绩效考核,对医生有正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从2013年执行年薪制到现在,在岗医务人员平均年薪提高了2倍多,大家现在的积极性非常高。”市第一医院管理办主任、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晓帆说,更重要的是,改革让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得到了体现。例如,过去在门诊诊疗中,患者的次均诊疗费用是150元,但医生直接诊疗费用仅在5元至6元。医改后,通过药品、检验检查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同样是150元的门诊诊疗费,如今医生的诊疗费、中医辨证费和药事服务费等,能够占到50%左右。通过绩效考核的正向引导,医生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服务也更好了。

陈晓帆仅是我市千名医生中的获益者之一。实行目标年薪制后,幸福的阳光照耀三明大地,也照进医生的心坎里。全市3264名医生在获得体面阳光收入的同时,也回归了看病角色。

绘就惠民利民的“民生线”

大病之殇,痛在费用高昂。

正因如此,我市自2015年起,便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这是一剂治“大病”奔小康的良“药方”。

52岁的三元区岩前镇富源村村民邓代宽,便赶上了这趟精准补偿的“列车”。

2017年,他被查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强直性脊柱炎三种疾病,每年都要花费高额的医疗费用。而老邓一家4口人,爱人脚残疾,两个女儿均在上学,家庭经济负担繁重。

“政府知道我家情况后,把我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去年看病共花费18万多元,医保帮我报销了17万多元,我自己只付了1万多元。另外,还有家庭医生和我签约,主动到家里给我看病,医改真是我们的福音。”邓代宽感激地说。

不单是大病患者,慢病患者同样享受着三明医改释放的红利。

2016年2月,市医改领导小组决定,以乡镇卫生院在行政村设立村卫生所(或分院)为切入点,扎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后,尤溪县坂面镇蒋坑村卫生所,正式开通了医保报销端口。

68岁的村民杨洪爽老人和老伴傅双珍是慢病患者。

五年前,当医改红利还未下沉至村卫生所,傅双珍只能让儿子去距离蒋坑村15公里外的县医院拿药。而现在,在家门口的村卫生所就可以开出她所需的药品,还能直接报销,这让老人从心底感到欣慰:“现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还相当便宜,一次诊费10元,医保报销8元,我们自己只要掏2元。”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记嘱托,三明医改也正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尤溪县总医院西城分院慢性病管理科医生吴永辉,每个星期都会来到七尺村卫生所为患者看门诊。85岁的村民李朝璧是他的慢病患者。“注意规律用药,少吃肉,多吃青菜,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次为患者拿完药,他都会耐心嘱托。

如今,在乡镇卫生院或是卫生所,医生“下沉”基层、“医生追着患者跑”已成常态,而关于健康的叮嘱也被他们时常挂在嘴边。谋民生福祉,让服务围着百姓转的健康新景,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我市转变健康理念,构建健康大格局的蝶变。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医改这道难题,在我市实现了“破冰”,但医改永远在路上,推动新时代三明医改走深、走实之路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暨泉州乡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