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东南网11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林丹 陈莉莉)16日至19日,作为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十八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重要组成部分,2023国际(永安)竹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办,出山入海,为初冬的上海增添绿意,也为长三角的民众带来别样“竹”福。

刚一踏入古朴典雅的展馆,两块造型独特的竹板就吸引往来游客停下脚步:竹板中部凹陷,两头翘起,呈现扁平“U”字形状。一名印度青年正踩在上面左摇右摆,玩得不亦乐乎。“第一眼看到竹板时,我以为它很‘脆弱’,没想到这么坚固。”印度青年向记者分享体验感受,他在上海经营着一家瑜伽馆,一眼相中这块轻巧美观的竹板,想买下它供店内学员训练使用。

“这是动态竹制平衡板,也是我们这次带来的‘明星产品’。”福建省竹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黄贵介绍,平衡板充分利用竹子韧性,让人在有限空间内也能尽享运动乐趣。“已经来过好几拨客人询问,反响非常好。”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吴黄贵难掩喜悦。

年轻人喜欢新奇玩意,老一辈更看重实用物件。另一侧展台,几名上海阿姨正专心挑选属于自己的竹制砧板。“竹子做的砧板不仅环保,还更结实,关键是价格还便宜,今天真是‘捡到宝’了。”王阿姨激动地说。实用的“宝贝”不只砧板,相邻货架上雕刻着精美花纹的果盘、刀具架等也是阿姨们挑选的对象。“我们的产品都经过精心设计,兼具实用性与美感。”福建天昱竹工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邱志丹告诉记者,设计展示竹文化丰富内涵,是公司产品从同质化商品中脱颖而出的秘诀。

竹文化里也少不了食文化。台厝(福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各色即食笋小食受到男女老少追捧。“大包的笋干煮起来麻烦,不像这些小零食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非常方便。”游客小张忙着选取自己喜欢的口味。“这正是推出这款产品的初衷。”该公司财务总监罗丽娜告诉记者,传统笋干等笋类食品不仅携带不便、烹饪麻烦,滋味也有赖于烹饪者的厨艺水平。即食笋小食根据笋不同种类和特色口感,针对性开发不同风味,为发展竹笋食文化带来新的可能。

竹博会上,各地游客饱览竹文化独特魅力,各家企业收获竹产业发展良机。

“这次来上海,收获特别大。”吴黄贵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国际化都市的上海,拥有广阔市场,也拥有更多推崇竹文化的受众。通过与上海企业、游客的交流,他明白大众对竹文化的不同认知和品位追求,收到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将以大众需求调整生产方向,借国际平台推广自身品牌。”吴黄贵说。

对邱志丹而言,最让他感到欣喜的是朋友圈的扩大。他点开微信通讯录,向记者展示这几天认识的上海客商、竹产业发展相关专业人士等新朋友。同行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其掌握行业内最新动态,专家学者给的建议可以用于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竞争水平,朋友圈内的竹文化爱好者还可以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商机。“朋友‘引进来’,产品‘走出去’,这回参会可太有意义了!”邱志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本次竹博会是深度推进沪明合作的象征,传达永安持续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念与决心。”福建省协同创新院竹产业(永安)分院、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秀介绍,作为长三角文博会的组成部分,竹博会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与竹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将为竹产业吸引更多新客流。“随着我国启动‘以竹代塑’三年行动,未来产业的爆发和对订单的拉动相信会超过预期。”刘秀说。

作为富竹之地,永安竹产业正从传统产业变为最具潜力和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本届竹博会上,中国林产业联合会正式授予永安“中国竹都”称号。借沪明对口合作的东风,本次竹博会首次出山入海,亮相长三角。这不仅推动永安竹文化和竹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更为绿色经济发展作出永安贡献。以竹博会为契机,沪明两地将进一步深化资源互补、经验互学、产业互融、市场互通,携手打造新时代对口合作典范。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