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国际新闻
分享

2月3日,马云来到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纽卡斯尔。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来自中国杭州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在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了名为Ma-Morley奖学金计划——这笔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

这个奖学金的设立,跟马云少年时在西湖边的一段际遇、以及一位曾为少年马云打开世界之窗的澳大利亚人有关。

我们今天还听一听曾在马云身边的另一位外国朋友对他的一番“ 揭秘”吧!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左边这位邓肯先生,是阿里巴巴的前咨询顾问、北京博达克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及创始人。

他从2015年1月开始,采访了蔡崇信、卫哲等阿里(前)高层人士,以及一些投资人群体,写出了人生第一本书《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没给马云审稿,就出版了。

邓肯属猴,中国混了22年,一开腔,英式幽默杂糅中式俚语:“我不想写拍马屁、说好话的东西,把初稿给阿里看,肯定得改来改去,我不喜欢这样。”

此书英文版于今年4月率先在西方上市,一个中国留学生跑来感谢邓肯:“终于在一片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的封面里,看见了亚裔的面孔。”

邓肯给阿里寄了2本,不料被搞丢了;之后阿里派出12个团队来读这本书(因为全书有12章),缓了口气:没啥大问题。

可邓肯在淘宝上发现问题了:居然美国出版了没几天,就有人在卖这书的PDF版

他立刻致电阿里,48小时之内撤下了架。这也是西方对马云争议最大的一点——a lot of fake goods(大量山寨货)

“马云一直说他要写一本书,叫做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可是他太忙了,还是我先来写一本吧。”

邓肯说,目前,这本书已经入围《金融时报》和麦肯锡评选的2016年度商业书,“西方对阿里巴巴有很多好奇:一家中国公司为什么要起一个阿拉伯名字?再加上马云这face,一脸的颜值不在线……”

马云结婚时买不起婚房

澳洲笔友相赠2.2万澳元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邓肯找到这慷慨的莫利一家也是颇费工夫——

澳洲一家媒体有篇文章曾提到,本地有这么一家人和马云有来往,邓肯就根据当地黄页上的姓名查电话,一家一家打过去,最后找到了一家瑜伽馆。老板说:恩,我就是马云的笔友戴维莫利。

莫利不愧是马云的好基友,听闻邓肯想采访自己,专门写邮件给马云:“可不可以?”

(马云自己还没怎么着呢,阿里公关团队紧张了,问邓肯:“你到底是要写一本关于马云的书还是要写一本关于阿里巴巴的书?”)

莫利一家是信仰共产主义的。戴维莫利的父亲肯莫利是一位电气工程师,妻子朱迪是一名裁缝,她很早就加入了澳大利亚共产党,还以候选人身份参加社会主义联盟的当地选举。

莫利夫妇1980年来中国后,次年就去了古巴——就是为了让孩子们看看社会主义的模样

根据戴维莫利的回忆,晚上在孤山公园玩火柴时,15岁的马云主动走过来 say hi,“他想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我爸还以为他是小贩。”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少年马云与少年戴维莫利)

这一伙中澳少年连续几晚都在孤山公园玩了飞盘比赛,

吸引了几百人凑过来看热闹。

莫利一家回澳洲后,一直 keep in touch with 马云——写信。

通信数年后,肯莫利决定帮助一下这个上进的中国少年(真是得道多助啊),首先是文化上的:让马云把字距留大一点,可以在回信时把纠正写在空白处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马云早年英文笔迹,嫩得能掐出水)

马云考上杭师院后,经济拮据,肯莫利一星期援助他5~10美元,每隔6个月,就会寄一张支票

这时候,双方的交往从通信上升为跨国走动——莫利一家邀请马云去澳洲观光,也应马云之邀回访杭州,因马家太小,就借住在杭师院的宿舍里。

为了好好招待贵客,马云甚至搞到了皮卡车来接送莫利父子,还请到了市长级别的官员共进晚宴——小马哥真的很有社交天赋。

但最令肯莫利感动的是,在家中,马云一直忙着为他们做饭。在老外眼中,这才是最高优待。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马云瞒着家里偷偷和师妹张英谈恋爱,席间,被斯蒂芬莫利无意间捅破了:“你女朋友……”

当时小马十分尴尬,急用汉语和父母解释,直到今天还会开玩笑说斯蒂芬“小时候多嘴”。

马云与张英准备结婚时,也同样买不起婚房,莫利一家一口气馈赠了2.2万澳元,帮他们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位于塔楼顶层的两间公寓,打通后合成了一套。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邓肯透露,马云和杨致远最著名的长城合影,其实是p掉了张英的,这张三人合影才是真正的原版。)

马云创业初获成功后,给莫利一家捎去了大量钱和财物,对此肯莫利还蛮难为情的,他最感动的其实是:马云把小儿子取名为“坤”,发音和“肯”近似。

马云曾在信中说,希望有一天能与肯这位澳大利亚“父亲”及导师一起乘坐西伯利亚铁路旅行。

然而,2004年,老莫利就去世了。

戴维莫利认为,即便父亲还在世,以马云如今的身份,这一想法也太渺茫了,“终有一天,我会代替父亲来实现马云的想法。”

ps:马云与莫利一家的交往,集中展示在全书中最打动我的第三章。这份情谊,超越了文化隔阂,超越了海洋与国界,也超越了时空。

邓肯没买原始股

损失了3000万美元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与马云相识17年,邓肯曾享有阿里巴巴内部亲友股票的认购权——不过他 give up 了……

“那是2003年,30美分一股,我得一次性交出几万美元。当时我不太看好阿里的B2B,就没买。现在差不多损失了3000万美元吧。”

在座一片唏嘘,邓肯却笑笑:“比起高盛损失的几百亿美元,我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不过还是谢谢各位买我的书,哈哈。”

——1999年,高盛花了500万美元,买了阿里巴巴50%的股份;2004年,高盛抛掉了所有的阿里股票,赚了2400万美元;可高盛怎能想到自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阿里敲钟后,那50%的股份飙到了几百亿……

邓肯早年在摩根史丹利干过,对金融数字的上上下下早就

世事已惯,他倒是对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创立初期、湖畔花园的恶臭记忆犹新:

“我看见18根牙刷,还有无数的方便面。这才是真正的阿里精神。”

他尤其强调:“马云身上有一种魔力,使人愿意围绕在他身边工作。别的CEO演讲需要PPT,马云从不需要,他自己就是个3D的PPT。”

我问邓肯:马云最近说“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办了阿里巴巴”,你怎么看?

他摇摇头笑了:“这就是小猫追毛球、咬自己尾巴,撒娇嘛……”

邓肯看来,马云作为一名非IT技术出身的、由英语老师转型而来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讲话比较性情,常令其身后的公关团队十分紧张,“他买了恒大那支team,据说也是喝醉了之后的决定。”

“阿里巴巴飞速扩展,也面临了很多问题。如果马云真的需要一对翅膀,我想他可以从淘宝买到。”

邓肯说,虽然书只有十二章,“但最重要的部分是第十三章,那就是未来。”

最后,例牌请邓肯先生为我家熊孩子题词——

马云当年结婚也买不起房 澳友人资助2.2万澳元

他虽然中国话讲得贼溜,但汉字却是睁眼瞎。我请他题的是英文版的:越努力,越幸运。

马云第一次创业,在杭州青年路27号办了海博(Hope)翻译社,目前还在原址保留了一间会议室,有兴趣的可以去瞻仰一下;如果你对阿里的裂变感兴趣,不妨翻翻邓肯这本书,中信出版社出品。

 

责任编辑:郑梅钦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