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国际新闻
分享

2016年的中日关系是否会走向冲突?

3月28日,在日本东京新大谷酒店举办的中日知名媒体人对话会上,中日媒体人就如何客观报道两国新闻、通过媒体合作促进两国民间交流发展交换了意见。

会议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首先发表讲话。他强调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并说到:“中日关系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既有复杂的历史背景,也存在一些现实的敏感话题。这就需要双方严加把控,审慎处理。”

胡正跃希望中日媒体人能够把握大局,聚焦务实合作,关注两国民间和青少年的交流,妥善处理分歧问题。只有这样,即使中日关系面临挑战,只要媒体以冷静、客观、稳妥地方式加以报道,就不会过度渲染而使问题变得复杂化。

中日媒体人围绕两国民间交流进行了讨论。来自日本共同通讯社外信部的松岗诚谈到自己在中国坐出租车的经历。他说,以前一些中国司机对日本好感度很低,坐车时会问他“钓鱼岛到底是属于哪国”之类的尖锐问题。但是近几年,他在乘坐中国出租车的时候发现,一些司机表示自己对日本的印象很好,因为他的家人曾经到日本旅游,这样的接触让他们重新认识日本。

松岗诚由此感概到:“(中日)媒体写了很多内容,想要传达很多东西。这些都比不上(双方民众)亲自去对方的国家看一下。”他还补充到:“真正的民间交流才能打开我们心中的结。”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周鑫宇认为,国家之间人民必然友好并不是无条件的。受到民族主义和自尊心的影响,民众很容易接受对外国的负面报道,反倒是政府官员之间、媒体之间的沟通频繁,彼此的共识有时更多。如今在不少国家都出现了民众排外、反全球化的浪潮。中日关系也受到民族主义的影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注意:大多数普通人没有太多和外国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也没有融入跨国的利益共同体。媒体文章首先要写给普通读者看,不受国内情绪影响是很难的。

但周鑫宇也认为,全球化是长期的历史趋势,有机会参与跨国交往的人群还会持续扩大,彼此了解和依赖的程度会不断加深。中国的不断发展,也会改进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这些都是长期的历史进程。媒体的正面作用会加速这种进程。媒体的负面作为,也很难阻挡这些变化。

环球网副总编石丁也表达了自己对中日民间关系的看法。2017年2月底到3月初,环球网联合中国多家网站进行2017年中国消费者对外资品牌好感度调查,结果发现,很多日系品牌、尤其汽车品牌,占据中国消费者不喜欢的外资品牌黑榜前列。但是,这些日系车在中国2016年的销量成绩不俗。

石丁认为,中日双方民意对对方的好感度不高,但是对对方国家的产品认可度却很高,尤其是经济产业方面。而这些正是中日两国民众对彼此比较负面印象中的积极信号,也正是媒体需要挖掘和注意的。

石丁还认为,中日媒体之间的合作不能仅限于口头上,要有更多务实的包含新闻等多种领域的交流。

在随后的交流会上,日中协会理事长白皙慎一郎援引了日本著名偶像团体AKB48一首歌的歌词来形容中日关系——I want you, I need you, I love you。他说,中日关系就像是夫妻,正因为彼此的需要,才能相携走下去。

责任编辑:刘微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年终盘点:过去这一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