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国际新闻
分享

人人皆呐喊

的确,从艺术史的观点出发,劳埃德的想法是对的。在众多展品中,一幅出自德国艺术家埃里希·黑克尔(Erich Heckel)之手的黑白木版画,阐明了蒙克对表现主义者的影响。该画创作于1917年,画中是一个男人,他站在一块令人胆寒的荒地上,他手托太阳**,仿佛要化成数道的光束迸发开去。黑克尔的此作,显然是在向蒙克的1895年黑白平版印刷画版《呐喊》致敬。在20世纪早期,该版《呐喊》是四个版本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

然而,黑克尔并不是唯一一位受蒙克影响的表现主义艺术家。正是受到《呐喊》的启发,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创作了《尖叫的教皇》(Howling Pope)系列作品。1984年,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利用丝网印刷技术,以丰富明亮的色彩,重制了一系列的丝网印刷版《呐喊》。

名画《呐喊》里那人到底看见了啥?呐喊油画哪里好(3)

弗朗西斯·培根的《尖叫的教皇》灵感来自于《呐喊》,以及委拉兹开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图源:弗朗西斯·培根)

《呐喊》也恰恰是翠西·艾敏(Tracey Emin)历史上最喜爱的画作。1998年,艾敏还为此制作了一部视频:她亲身到访挪威的一处峡湾,并在那里呐喊了整整一分钟,而在整个过程中,摄像机的镜头始终停留在峡湾的水面上。而富有魅力的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则曾呼吁奥斯陆当地的居民去当街呐喊,以表示对蒙克的敬意。在英国艺术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的另类画作《回声湖》(1998)中,一位幽灵警察用《呐喊》画中人物的动作,紧抓着自己的脑袋。

我们可以认为,《呐喊》的最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对后世作品的影响,而是在于其超越艺术和历史的界限,成为了流行文化的试金石。在历史上,《呐喊》不仅被多次借鉴,还被制成漫画以及讽刺作品。正因如此,相比于其作者蒙克,《呐喊》更被世人所知。

无论是动画片《辛普森的一家》(The Simpsons),还是韦斯·克雷文(Wes Craven)的惊悚电影《惊声尖叫》(Scream)系列中杀手所戴的幽灵面具,都受到了《呐喊》的启发。也正是这些数不胜数的对于《呐喊》的借鉴以及参考,让那些从未听闻过蒙克的人们,也能认出《呐喊》一画。而在奥斯陆,不同版本的《呐喊》在不同博物馆中的两次失窃(一次发生在1994年,另一次则发生在2004年),则以另一种方式,让《呐喊》的名声更广泛流传。

名画《呐喊》里那人到底看见了啥?呐喊油画哪里好(3)

《呐喊》在流行文化中随处可见:从《辛普森的一家》,到90年代《惊声尖叫》系列中杀手所戴的幽灵面具都有其身影(图源:帝门影业)

劳埃德表示,《呐喊》之所以能变得如此无所不在,是因为“它很容易就可以改编成漫画,而这是其他画作所不具备的特点。作为一个图像,《呐喊》所表达的含义非常显而易见。正因如此,画中的其他部分常被省去,只留下最精髓的一部分,而这也意味着,你一旦看过这个图像,便将过目难忘。如今,《呐喊》画中的形象被应用在生活中各个方面:从手提包,到海报,再到杯子,总之,从我们所能想到任何东西中,都可以看到《呐喊》的身影。”

同时,我们很难很好地解释《呐喊》所蕴含的那种世界性的吸引力。就劳埃德而言,《呐喊》是极为成功的,因为它标志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西方文化领域的重要转变。劳埃德解释道:“《呐喊》是体现历史转折点的画作之一。《呐喊》标志着在19世纪的这个节点上,人类从过往安逸稳定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过往的神以及各种风俗**惯、传统都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深陷存在主义危机中的悲惨的人类。他们面前的世界是一个他们难以理解的世界,他们唯一能感受到的只剩下恐惧。”

劳埃德补充道:“这种说法听上去可能充满负能量,然而这确实是眼下我们世界的状态。而正是这种我们失去了所有与这个世界相连的精神支柱的感觉,将现代人从后文艺复兴历史中区分了出来。”

责任编辑:刘微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年终盘点:过去这一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