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蓝鲸”游戏中,有一条险恶的规定是,玩家只需缴纳60欧元就可以当上管理员,不仅不用自杀,还可以在暗处操控别人的生命。此外,还有人借“带人进蓝鲸游戏真群”之名骗取女性用户裸照,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受害者往往因为受胁迫而不敢举报。据介绍,该游戏的参与者加入一个群组后,参与者需要提交个人的真实信息,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如果有人抵触任务或者泄密,这些隐私信息就会被公开,任务完成不了,负责人还会威胁“有人会帮你完成”。
小蔓的父母已控制了孩子的手机,但她的情绪极不稳定,已近崩溃,并流露出极度的恐惧。
连日来,我国多地公安网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提示,呼吁公众抵制“蓝鲸”死亡游戏,并及时举报。尽管如此,要控制“蓝鲸”传播蔓延并不是一件易事。
在QQ群组中,“蓝鲸死亡游戏”“4点20叫醒我”“蓝鲸:死亡4:20”的群名常常是“蓝鲸游戏”的代号。由于其臭名昭著,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人改换关键词建立与“蓝鲸”游戏相关的群组。
据小蔓母亲介绍,这些群组为逃避打击,每天都会建立新群,起不同的名字,隐蔽性极强,自己拿着孩子的手机都不知道哪个群是“蓝鲸”群。
全方位破解自杀病毒 须从根本加强生命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董艳分析指出,“蓝鲸”是网络深海中的嗜血幽灵,却将死亡塑造成“温暖的归宿”,将死亡浪漫化、游戏化、程序化。一些遇到挫折、心理压抑的孩子极易被“权威”蛊惑,被“团体”控制,进而走上自我伤害的道路。
“蓝鲸”的开发者在被捕后表示,这款游戏给予一些孩子现实生活中缺乏的东西:理解、沟通、温暖。
心理专家则认为,“蓝鲸”游戏的传播折射出目前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不足,一些青少年缺乏自我价值感、生活幸福感、团体归属感。有的孩子经历坎坷,有着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还有一部分青少年也许家境优越,不愁吃穿,但是缺少对于自身的认同和在集体的归属感,对死亡的认识很浅薄,“蓝鲸”游戏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抱团的群体。
董艳教授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生命教育,让青少年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互联网带来的病毒式、匿名化传播,让教唆他人自杀者得到网络的隐蔽,变得肆无忌惮。因此,在打击非法游戏的同时,社会各个方面应从根本上筑牢“生命之篱”。
责任编辑:刘微
- 蓝鲸自杀游戏创始人布德金被判刑3年 仅2个案件被坐实2017-07-21
- 英国博物馆126岁蓝鲸骨骼悬空展示 现场霸气壮观2017-07-14
- 蓝鲸死亡游戏导师西多罗夫被捕 蓝鲸游戏入会任务是自残 西多罗夫简介2017-06-16
- 俄罗斯蓝鲸游戏后续 蓝鲸死亡小组导师被捕:正诱导14岁女孩自杀2017-06-15
- 蓝鲸游戏高危预警 蓝鲸游戏怎么玩?QQ群曝光逼人自杀2017-06-08
- 多地网警吁抵制死亡游戏 蓝鲸死亡游戏有多可怕?反蓝鲸群出现2017-05-18
- 抵制蓝鲸死亡游戏?专家推出治愈系粉鲸游戏 俄罗斯蓝鲸游戏是什么2017-05-18
- 蓝鲸创始人布德金收大量少女情书 访谈曝光震惊世人2017-05-17
- 蓝鲸游戏最新信息 死亡游戏蓝鲸疑流入香港 3人网上发文且自残2017-05-17
- 蓝鲸发明者终入狱 拒绝死亡游戏:北京全网清理“蓝鲸”2017-05-16
-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韩停留天数不同 韩国对美2017-11-12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