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国际新闻
分享

回国可以“更精彩”

“如果说我人生的可能性在美国是‘1’的话,在国内简直就是‘100’。”25岁的汪心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所以为什么一定要留在美国,在小圈子里自我纠缠呢?”

汪心仪本科毕业于国内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之后赴美继续攻读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尽管一毕业就潇洒回国,但她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裸归”。 攻读硕士期间,汪心仪曾在当地一家咨询公司实习,老板是美国人,促成中美公司项目,中间抽取佣金,因此常年需要中国实习生。“有点像皮包公司,是那种在国内根本不会去的。”汪心仪说,“文科生在美国求职,语言劣势会被放大,和美国人相比,对中国比较了解算是唯一优势。因此哪怕一个很小的美国公司,只要有一个和中国相关的职位,都会让中国留学生抢破头。”

华人在美国开的公司也是中国留学生的一个选择,但这种公司的目标客户还是华人,比如地产中介、移民中介等。汪心仪毕业前找工作时,遇到过一个洛杉矶华人开的股票公司,号称可以办理H1B,这引起了她的兴趣。谁知工作内容竟是给第一代讲粤语的移民推销股票,“骗”老人的养老钱。汪心仪说,“文科生在美国求职,转来转去还是要和中国元素扯在一起,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回国面对真正的市场?”

汪心仪算是自主选择回国发展的中国留学生,她现在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互联网分析师,谈起回国一年来的感受,她对记者说:“很精彩”。在她看来,北京的机会很多,行业研讨会、文化聚会、各种交流活动都可以参与,在美国的话就很局限,格局很小。汪心仪总结说,“回国要趁早,越早越好。美国那一套所谓的工作经验在国内根本用不上,还得从零开始”。 

不为身份,为机遇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由于美国各类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科技和商业主导的产业,所以商业与金融行业、计算机与数学行业是岗位数量开放较多的领域。“技术含量”高的岗位通常是最适合中国留学生的就业选择。

尽管并非“热门专业”出身,蒋隆达还是幸运地拿到了美国一家上市公司的聘书。2013年他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商学院毕业后,留在美国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蒋隆达的高中是在肯尼亚的一所英国学校完成的,语言水平过硬。即便如此,他依然认为在美国找工作“很费劲”。蒋隆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市场营销方面,单从语言上来说,中国学生就没有优势,而且本地人对当地市场情况更了解。”之所以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了“幸运”,蒋隆达认为还得益于他从大二开始从未停止过的“实习经历”。而大多数中国学生到大四才开始找实习,“这样比较危险”。

与大多数中国学生在美求职是为了“拿身份”不同,蒋隆达则是“为回国创业积蓄能量”。在美国上市公司工作一年后,蒋隆达又跳槽到中信集团洛杉矶分公司,有了双重背景的工作经验,他于2016年选择回国创业。蒋隆达现在的身份是NIPPO贸易公司(肯尼亚)总经理,兼任肯尼亚浙江商会秘书长,他的工作内容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的民营企业带到非洲,开拓非洲市场。他说,“在美国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在非洲更能凸显出优势,未来至少10年,我要往返中非之间,促进贸易合作。”蒋隆达说,哪里有市场、哪里有空间,他就去哪里,“美国显然不是”。 

责任编辑:刘微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2024年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在厦门收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