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国际新闻
分享

原标题:泰国力争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泰国力争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获得“2009年国家杰出农民”、“2013年国家农业大师”称号的素蓬露出幸福的笑容。记者孙广勇 摄

作为传统农业国,泰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据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统计,全国47%的土地为农业用地,2017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泰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创收、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在重大农业政策方面保持了延续性,积极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泰国农业家庭年收入约31万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支出24万泰铢。

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

2018年1月,泰国竞争力提升策略委员会向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提出20年国家竞争力提升五大战略,定位为将泰国打造成为东盟的农业、工业和新型服务业、旅游、物流中枢,其中第一条就是发展农业。该委员会主席沙田表示,今后20年泰国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将立足于以技术创新带来价值增长。提升农业竞争力,是要将泰国发展为热带作物农业大国,让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出现量变和质变,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让农民成为高收入人群,并让农业呈现可持续发展。

泰国制定了20年农业发展规划(2017-2036年),这一长期发展规划是国家20年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坚持“农民稳定、农业富余、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表示,将按照泰国4.0战略,培养智慧农民,把新发明和现代科技运用于农业,包括信息研究、确定种植计划,以及在整个供应链有效管理农产品等方面。

5月正是泰国农田耕犁、平整田地的阶段,记者在距离曼谷440多公里的农业主产区孔敬府看到,一些农民正操作犁地拖拉机在农田耕作,正在耕地的威拉告诉记者:“孔敬主要种植水稻、木薯、甘蔗,只有木薯要靠人从田地中耙出来。种水稻时耕地、收割都是用机械,甘蔗收割也用机械,这些机械我们都称为铁牛。”

“孔敬府180万人口中80%是农业人口,农业土地占总面积的62%。为了响应泰国4.0战略,孔敬农业部门积极推动把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孔敬农业与合作社局局长汕第说。

“一村一品”推广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

2018年1月,泰国社区发展办公室在北榄府设立了全国“一村一品”(One Tambon One Product,缩写为OTOP)产品中心,专门进行OTOP产品市场推广和展示分销。

泰国于2001年推出“一村一品”计划,以推广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政府扶助每个村镇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特有材料,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产业,生产特色产品。目前覆盖全部77个府5000多个乡,至少有120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的各种手工业和工业活动。“一村一品”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农村本地产品,每一“品”都有着独特风味和地方风格。

本报记者曾在泰国总理府参观过“一村一品”展览,平日里肃穆庄严的总理府大厅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集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清迈的花伞、黎逸的丝绸、素可泰的陶瓷、南邦的木雕,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显现出传统艺人高超的手艺,还透出浓郁的泰式风情。

泰国政府许多部门在各个层面为“一村一品”提供支持。比如,工业部帮助规划产品发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内政部与每个村镇合作,帮助对产品进行适合市场的微调;商务部聘用设计团队参与产品包装和设计,出口促进厅负责挑选商品参加贸易展,提供出口协助。

泰国国家区域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席阿披查德表示,“一村一品”的价值并不代表单一的产品,而是反映出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泰国历史、文化、艺术、习俗的传承。该项目已经成为政府让普通民众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方针。

通过“乡村基金”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扶贫减困

与“一村一品”政策相互配套并构成重要资金支撑的,是“农村基金”规划。泰国政府在2007年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推行农村基金计划,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在该计划实施期间,全国7万多个村庄每个获得约100万泰铢的发展基金。村里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自发地确定投资项目、向市场推广农村产品,基金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包括“一村一品”在内的农村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项目。

巴育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基金规划,总理巴育多次重申,希望农村基金执行过程能和政府政策保持一致,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该基金的实施不断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

在东北部呵叻府的一块农田上,40多岁的威猜指着一片菜地、几棵果树、一个鱼塘和几头奶牛告诉记者,树叶可以喂牛、牛粪可以种菜、水果可以食用,这种自足经济每年给他带来几万泰铢的收入,再也不用借债了。他高兴地说,自己的脱贫致富离不开“乡村基金”的帮助。

针对农民的贫困问题,泰国政府多年前就在农村地区设立乡村基金、发展自足经济,并为部分无地农民发放土地,发展当地特色手工业,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汕第告诉记者,除了向每个村镇提供100万泰铢左右的发展基金,发展自足经济,提高乡村经济能力外,还设立服务农民的农村发展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目前,乡村基金不断扩大,得到多部门的支持,数额已增加到几百万泰铢。

泰国政府正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为贫困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创造条件,改善农村收入结构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018年1月,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颂奇提出“新农民带路脱贫致富”计划,作为实现新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第二阶段计划之一,首先帮助年收入低于30000泰铢的低收入者脱贫,然后再帮助年收入在10万泰铢的民众。为此,泰国政府正寻求一项约1500亿泰铢的预算,为该计划提供财政支持,资金将主要流向人口密集的基层地区,包括创造农村就业、改革农村经济体系、充实农村基金等。

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泰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也从1988年的65%下降到2014年的11%。泰国东北部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为东北部一般只能种植一季水稻,且气候较干旱。但记者在孔敬、呵叻等地农村采访时,看到不少村民都盖了两层楼房,有木制的、也有砖瓦的,不少家都有皮卡车,“农业种植保障生活没有问题,在外工作的子女会帮助父母盖房子、购买生活用具,农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孔敬府汶侬县侬萨苯村的塔纳告诉记者。

主管社会发展战略的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表示,除了控制物价、提供补贴,减少贫困人口生活支出、增加和巩固收入外,政府还努力向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最终摆脱贫困,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人群和范围,发展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威纳洛表示,2017年泰国农业收入实现5.3%的增长,未来将不断提高标准,实现持续发展。2018年有望实现3-4%的增长,这都是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实现的,此外,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适宜的气候条件也为实现增长创造了条件。未来将推动农业从仅仅生产农产品发展为系统产业,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在孔敬府曼加呵里县,记者见到获得“2009年国家杰出农民”、“2013年国家农业大师”称号的素蓬。素蓬曾在曼谷当过教师、进过公司,1993年回到孔敬,提起回家乡的原因,他纯朴地说:“家乡有亲戚、有朋友,有割舍不了的亲情。”但是当地土地偏咸性,农业种植并不成功,素蓬就尝试养鱼,从7莱土地发展到目前的450莱,曾是东北部最大的养鱼场。在养殖普通鱼成功后,素蓬运用学到的知识养殖价值更高的变性鱼,并办了鱼苗繁殖基地,不仅在附近村镇销售,还卖给老挝客户。在周围村民依然“靠天吃饭、难有积蓄”的时候,素蓬每天已经能挣上万泰铢。

“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掌握专业知识、用心去做。此外,政府在种苗、防疫、贷款上也给了很大帮助,”素蓬说。素蓬的儿子女儿在清迈湄洲大学学习市场和财务,他们告诉记者:“毕业后要回家乡,在养殖业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农业旅游,还想开家餐厅。”

近年来,泰国两大出口产品大米和橡胶价格走低,其面临的问题也折射出泰国农业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泰国农业必须重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拉动内需,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相关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向工业化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人民网微信

泰国力争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泰国东北部的农民在农田里操作耕地拖拉机犁地。 记者孙广勇 摄

作为传统农业国,泰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据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统计,全国47%的土地为农业用地,2017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泰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创收、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在重大农业政策方面保持了延续性,积极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泰国农业家庭年收入约31万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支出24万泰铢。

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

2018年1月,泰国竞争力提升策略委员会向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提出20年国家竞争力提升五大战略,定位为将泰国打造成为东盟的农业、工业和新型服务业、旅游、物流中枢,其中第一条就是发展农业。该委员会主席沙田表示,今后20年泰国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将立足于以技术创新带来价值增长。提升农业竞争力,是要将泰国发展为热带作物农业大国,让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出现量变和质变,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让农民成为高收入人群,并让农业呈现可持续发展。

泰国制定了20年农业发展规划(2017-2036年),这一长期发展规划是国家20年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坚持“农民稳定、农业富余、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表示,将按照泰国4.0战略,培养智慧农民,把新发明和现代科技运用于农业,包括信息研究、确定种植计划,以及在整个供应链有效管理农产品等方面。

5月正是泰国农田耕犁、平整田地的阶段,记者在距离曼谷440多公里的农业主产区孔敬府看到,一些农民正操作犁地拖拉机在农田耕作,正在耕地的威拉告诉记者:“孔敬主要种植水稻、木薯、甘蔗,只有木薯要靠人从田地中耙出来。种水稻时耕地、收割都是用机械,甘蔗收割也用机械,这些机械我们都称为铁牛。”

“孔敬府180万人口中80%是农业人口,农业土地占总面积的62%。为了响应泰国4.0战略,孔敬农业部门积极推动把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孔敬农业与合作社局局长汕第说。

“一村一品”推广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

2018年1月,泰国社区发展办公室在北榄府设立了全国“一村一品”(One Tambon One Product,缩写为OTOP)产品中心,专门进行OTOP产品市场推广和展示分销。

泰国于2001年推出“一村一品”计划,以推广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政府扶助每个村镇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特有材料,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产业,生产特色产品。目前覆盖全部77个府5000多个乡,至少有120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的各种手工业和工业活动。“一村一品”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农村本地产品,每一“品”都有着独特风味和地方风格。

本报记者曾在泰国总理府参观过“一村一品”展览,平日里肃穆庄严的总理府大厅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集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清迈的花伞、黎逸的丝绸、素可泰的陶瓷、南邦的木雕,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显现出传统艺人高超的手艺,还透出浓郁的泰式风情。

泰国政府许多部门在各个层面为“一村一品”提供支持。比如,工业部帮助规划产品发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内政部与每个村镇合作,帮助对产品进行适合市场的微调;商务部聘用设计团队参与产品包装和设计,出口促进厅负责挑选商品参加贸易展,提供出口协助。

泰国国家区域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席阿披查德表示,“一村一品”的价值并不代表单一的产品,而是反映出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泰国历史、文化、艺术、习俗的传承。该项目已经成为政府让普通民众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方针。

通过“乡村基金”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扶贫减困

与“一村一品”政策相互配套并构成重要资金支撑的,是“农村基金”规划。泰国政府在2007年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推行农村基金计划,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在该计划实施期间,全国7万多个村庄每个获得约100万泰铢的发展基金。村里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自发地确定投资项目、向市场推广农村产品,基金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包括“一村一品”在内的农村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项目。

巴育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基金规划,总理巴育多次重申,希望农村基金执行过程能和政府政策保持一致,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该基金的实施不断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

在东北部呵叻府的一块农田上,40多岁的威猜指着一片菜地、几棵果树、一个鱼塘和几头奶牛告诉记者,树叶可以喂牛、牛粪可以种菜、水果可以食用,这种自足经济每年给他带来几万泰铢的收入,再也不用借债了。他高兴地说,自己的脱贫致富离不开“乡村基金”的帮助。

针对农民的贫困问题,泰国政府多年前就在农村地区设立乡村基金、发展自足经济,并为部分无地农民发放土地,发展当地特色手工业,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汕第告诉记者,除了向每个村镇提供100万泰铢左右的发展基金,发展自足经济,提高乡村经济能力外,还设立服务农民的农村发展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目前,乡村基金不断扩大,得到多部门的支持,数额已增加到几百万泰铢。

泰国政府正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为贫困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创造条件,改善农村收入结构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018年1月,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颂奇提出“新农民带路脱贫致富”计划,作为实现新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第二阶段计划之一,首先帮助年收入低于30000泰铢的低收入者脱贫,然后再帮助年收入在10万泰铢的民众。为此,泰国政府正寻求一项约1500亿泰铢的预算,为该计划提供财政支持,资金将主要流向人口密集的基层地区,包括创造农村就业、改革农村经济体系、充实农村基金等。

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泰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也从1988年的65%下降到2014年的11%。泰国东北部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为东北部一般只能种植一季水稻,且气候较干旱。但记者在孔敬、呵叻等地农村采访时,看到不少村民都盖了两层楼房,有木制的、也有砖瓦的,不少家都有皮卡车,“农业种植保障生活没有问题,在外工作的子女会帮助父母盖房子、购买生活用具,农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孔敬府汶侬县侬萨苯村的塔纳告诉记者。

主管社会发展战略的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表示,除了控制物价、提供补贴,减少贫困人口生活支出、增加和巩固收入外,政府还努力向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最终摆脱贫困,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人群和范围,发展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威纳洛表示,2017年泰国农业收入实现5.3%的增长,未来将不断提高标准,实现持续发展。2018年有望实现3-4%的增长,这都是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实现的,此外,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适宜的气候条件也为实现增长创造了条件。未来将推动农业从仅仅生产农产品发展为系统产业,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在孔敬府曼加呵里县,记者见到获得“2009年国家杰出农民”、“2013年国家农业大师”称号的素蓬。素蓬曾在曼谷当过教师、进过公司,1993年回到孔敬,提起回家乡的原因,他纯朴地说:“家乡有亲戚、有朋友,有割舍不了的亲情。”但是当地土地偏咸性,农业种植并不成功,素蓬就尝试养鱼,从7莱土地发展到目前的450莱,曾是东北部最大的养鱼场。在养殖普通鱼成功后,素蓬运用学到的知识养殖价值更高的变性鱼,并办了鱼苗繁殖基地,不仅在附近村镇销售,还卖给老挝客户。在周围村民依然“靠天吃饭、难有积蓄”的时候,素蓬每天已经能挣上万泰铢。

“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掌握专业知识、用心去做。此外,政府在种苗、防疫、贷款上也给了很大帮助,”素蓬说。素蓬的儿子女儿在清迈湄洲大学学习市场和财务,他们告诉记者:“毕业后要回家乡,在养殖业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农业旅游,还想开家餐厅。”

近年来,泰国两大出口产品大米和橡胶价格走低,其面临的问题也折射出泰国农业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泰国农业必须重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拉动内需,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相关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向工业化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人民网微信

泰国力争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孔敬府有很多体现传统文化的寺庙。记者孙广勇 摄

作为传统农业国,泰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据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统计,全国47%的土地为农业用地,2017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泰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创收、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在重大农业政策方面保持了延续性,积极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泰国农业家庭年收入约31万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支出24万泰铢。

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

2018年1月,泰国竞争力提升策略委员会向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提出20年国家竞争力提升五大战略,定位为将泰国打造成为东盟的农业、工业和新型服务业、旅游、物流中枢,其中第一条就是发展农业。该委员会主席沙田表示,今后20年泰国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将立足于以技术创新带来价值增长。提升农业竞争力,是要将泰国发展为热带作物农业大国,让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出现量变和质变,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让农民成为高收入人群,并让农业呈现可持续发展。

泰国制定了20年农业发展规划(2017-2036年),这一长期发展规划是国家20年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坚持“农民稳定、农业富余、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表示,将按照泰国4.0战略,培养智慧农民,把新发明和现代科技运用于农业,包括信息研究、确定种植计划,以及在整个供应链有效管理农产品等方面。

5月正是泰国农田耕犁、平整田地的阶段,记者在距离曼谷440多公里的农业主产区孔敬府看到,一些农民正操作犁地拖拉机在农田耕作,正在耕地的威拉告诉记者:“孔敬主要种植水稻、木薯、甘蔗,只有木薯要靠人从田地中耙出来。种水稻时耕地、收割都是用机械,甘蔗收割也用机械,这些机械我们都称为铁牛。”

“孔敬府180万人口中80%是农业人口,农业土地占总面积的62%。为了响应泰国4.0战略,孔敬农业部门积极推动把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孔敬农业与合作社局局长汕第说。

“一村一品”推广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

2018年1月,泰国社区发展办公室在北榄府设立了全国“一村一品”(One Tambon One Product,缩写为OTOP)产品中心,专门进行OTOP产品市场推广和展示分销。

泰国于2001年推出“一村一品”计划,以推广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政府扶助每个村镇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特有材料,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产业,生产特色产品。目前覆盖全部77个府5000多个乡,至少有120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的各种手工业和工业活动。“一村一品”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农村本地产品,每一“品”都有着独特风味和地方风格。

本报记者曾在泰国总理府参观过“一村一品”展览,平日里肃穆庄严的总理府大厅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集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清迈的花伞、黎逸的丝绸、素可泰的陶瓷、南邦的木雕,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显现出传统艺人高超的手艺,还透出浓郁的泰式风情。

泰国政府许多部门在各个层面为“一村一品”提供支持。比如,工业部帮助规划产品发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内政部与每个村镇合作,帮助对产品进行适合市场的微调;商务部聘用设计团队参与产品包装和设计,出口促进厅负责挑选商品参加贸易展,提供出口协助。

泰国国家区域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席阿披查德表示,“一村一品”的价值并不代表单一的产品,而是反映出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泰国历史、文化、艺术、习俗的传承。该项目已经成为政府让普通民众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方针。

通过“乡村基金”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扶贫减困

与“一村一品”政策相互配套并构成重要资金支撑的,是“农村基金”规划。泰国政府在2007年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推行农村基金计划,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在该计划实施期间,全国7万多个村庄每个获得约100万泰铢的发展基金。村里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自发地确定投资项目、向市场推广农村产品,基金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包括“一村一品”在内的农村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项目。

巴育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基金规划,总理巴育多次重申,希望农村基金执行过程能和政府政策保持一致,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该基金的实施不断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

在东北部呵叻府的一块农田上,40多岁的威猜指着一片菜地、几棵果树、一个鱼塘和几头奶牛告诉记者,树叶可以喂牛、牛粪可以种菜、水果可以食用,这种自足经济每年给他带来几万泰铢的收入,再也不用借债了。他高兴地说,自己的脱贫致富离不开“乡村基金”的帮助。

针对农民的贫困问题,泰国政府多年前就在农村地区设立乡村基金、发展自足经济,并为部分无地农民发放土地,发展当地特色手工业,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汕第告诉记者,除了向每个村镇提供100万泰铢左右的发展基金,发展自足经济,提高乡村经济能力外,还设立服务农民的农村发展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目前,乡村基金不断扩大,得到多部门的支持,数额已增加到几百万泰铢。

泰国政府正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为贫困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创造条件,改善农村收入结构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018年1月,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颂奇提出“新农民带路脱贫致富”计划,作为实现新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第二阶段计划之一,首先帮助年收入低于30000泰铢的低收入者脱贫,然后再帮助年收入在10万泰铢的民众。为此,泰国政府正寻求一项约1500亿泰铢的预算,为该计划提供财政支持,资金将主要流向人口密集的基层地区,包括创造农村就业、改革农村经济体系、充实农村基金等。

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泰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也从1988年的65%下降到2014年的11%。泰国东北部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为东北部一般只能种植一季水稻,且气候较干旱。但记者在孔敬、呵叻等地农村采访时,看到不少村民都盖了两层楼房,有木制的、也有砖瓦的,不少家都有皮卡车,“农业种植保障生活没有问题,在外工作的子女会帮助父母盖房子、购买生活用具,农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孔敬府汶侬县侬萨苯村的塔纳告诉记者。

主管社会发展战略的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表示,除了控制物价、提供补贴,减少贫困人口生活支出、增加和巩固收入外,政府还努力向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最终摆脱贫困,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人群和范围,发展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威纳洛表示,2017年泰国农业收入实现5.3%的增长,未来将不断提高标准,实现持续发展。2018年有望实现3-4%的增长,这都是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实现的,此外,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适宜的气候条件也为实现增长创造了条件。未来将推动农业从仅仅生产农产品发展为系统产业,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在孔敬府曼加呵里县,记者见到获得“2009年国家杰出农民”、“2013年国家农业大师”称号的素蓬。素蓬曾在曼谷当过教师、进过公司,1993年回到孔敬,提起回家乡的原因,他纯朴地说:“家乡有亲戚、有朋友,有割舍不了的亲情。”但是当地土地偏咸性,农业种植并不成功,素蓬就尝试养鱼,从7莱土地发展到目前的450莱,曾是东北部最大的养鱼场。在养殖普通鱼成功后,素蓬运用学到的知识养殖价值更高的变性鱼,并办了鱼苗繁殖基地,不仅在附近村镇销售,还卖给老挝客户。在周围村民依然“靠天吃饭、难有积蓄”的时候,素蓬每天已经能挣上万泰铢。

“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掌握专业知识、用心去做。此外,政府在种苗、防疫、贷款上也给了很大帮助,”素蓬说。素蓬的儿子女儿在清迈湄洲大学学习市场和财务,他们告诉记者:“毕业后要回家乡,在养殖业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农业旅游,还想开家餐厅。”

近年来,泰国两大出口产品大米和橡胶价格走低,其面临的问题也折射出泰国农业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泰国农业必须重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拉动内需,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相关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向工业化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人民网微信

泰国力争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孔敬府乌汶叻水库附近的村民利用水库资源开办水上餐厅。记者孙广勇 摄

作为传统农业国,泰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据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统计,全国47%的土地为农业用地,2017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泰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创收、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在重大农业政策方面保持了延续性,积极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泰国农业家庭年收入约31万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支出24万泰铢。

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

2018年1月,泰国竞争力提升策略委员会向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提出20年国家竞争力提升五大战略,定位为将泰国打造成为东盟的农业、工业和新型服务业、旅游、物流中枢,其中第一条就是发展农业。该委员会主席沙田表示,今后20年泰国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将立足于以技术创新带来价值增长。提升农业竞争力,是要将泰国发展为热带作物农业大国,让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出现量变和质变,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让农民成为高收入人群,并让农业呈现可持续发展。

泰国制定了20年农业发展规划(2017-2036年),这一长期发展规划是国家20年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坚持“农民稳定、农业富余、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表示,将按照泰国4.0战略,培养智慧农民,把新发明和现代科技运用于农业,包括信息研究、确定种植计划,以及在整个供应链有效管理农产品等方面。

5月正是泰国农田耕犁、平整田地的阶段,记者在距离曼谷440多公里的农业主产区孔敬府看到,一些农民正操作犁地拖拉机在农田耕作,正在耕地的威拉告诉记者:“孔敬主要种植水稻、木薯、甘蔗,只有木薯要靠人从田地中耙出来。种水稻时耕地、收割都是用机械,甘蔗收割也用机械,这些机械我们都称为铁牛。”

“孔敬府180万人口中80%是农业人口,农业土地占总面积的62%。为了响应泰国4.0战略,孔敬农业部门积极推动把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孔敬农业与合作社局局长汕第说。

“一村一品”推广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

2018年1月,泰国社区发展办公室在北榄府设立了全国“一村一品”(One Tambon One Product,缩写为OTOP)产品中心,专门进行OTOP产品市场推广和展示分销。

泰国于2001年推出“一村一品”计划,以推广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政府扶助每个村镇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特有材料,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产业,生产特色产品。目前覆盖全部77个府5000多个乡,至少有120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的各种手工业和工业活动。“一村一品”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农村本地产品,每一“品”都有着独特风味和地方风格。

本报记者曾在泰国总理府参观过“一村一品”展览,平日里肃穆庄严的总理府大厅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集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清迈的花伞、黎逸的丝绸、素可泰的陶瓷、南邦的木雕,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显现出传统艺人高超的手艺,还透出浓郁的泰式风情。

泰国政府许多部门在各个层面为“一村一品”提供支持。比如,工业部帮助规划产品发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内政部与每个村镇合作,帮助对产品进行适合市场的微调;商务部聘用设计团队参与产品包装和设计,出口促进厅负责挑选商品参加贸易展,提供出口协助。

泰国国家区域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席阿披查德表示,“一村一品”的价值并不代表单一的产品,而是反映出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泰国历史、文化、艺术、习俗的传承。该项目已经成为政府让普通民众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方针。

通过“乡村基金”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扶贫减困

与“一村一品”政策相互配套并构成重要资金支撑的,是“农村基金”规划。泰国政府在2007年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推行农村基金计划,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在该计划实施期间,全国7万多个村庄每个获得约100万泰铢的发展基金。村里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自发地确定投资项目、向市场推广农村产品,基金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包括“一村一品”在内的农村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项目。

巴育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基金规划,总理巴育多次重申,希望农村基金执行过程能和政府政策保持一致,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该基金的实施不断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

在东北部呵叻府的一块农田上,40多岁的威猜指着一片菜地、几棵果树、一个鱼塘和几头奶牛告诉记者,树叶可以喂牛、牛粪可以种菜、水果可以食用,这种自足经济每年给他带来几万泰铢的收入,再也不用借债了。他高兴地说,自己的脱贫致富离不开“乡村基金”的帮助。

针对农民的贫困问题,泰国政府多年前就在农村地区设立乡村基金、发展自足经济,并为部分无地农民发放土地,发展当地特色手工业,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汕第告诉记者,除了向每个村镇提供100万泰铢左右的发展基金,发展自足经济,提高乡村经济能力外,还设立服务农民的农村发展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目前,乡村基金不断扩大,得到多部门的支持,数额已增加到几百万泰铢。

泰国政府正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为贫困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创造条件,改善农村收入结构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018年1月,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颂奇提出“新农民带路脱贫致富”计划,作为实现新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第二阶段计划之一,首先帮助年收入低于30000泰铢的低收入者脱贫,然后再帮助年收入在10万泰铢的民众。为此,泰国政府正寻求一项约1500亿泰铢的预算,为该计划提供财政支持,资金将主要流向人口密集的基层地区,包括创造农村就业、改革农村经济体系、充实农村基金等。

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泰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也从1988年的65%下降到2014年的11%。泰国东北部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为东北部一般只能种植一季水稻,且气候较干旱。但记者在孔敬、呵叻等地农村采访时,看到不少村民都盖了两层楼房,有木制的、也有砖瓦的,不少家都有皮卡车,“农业种植保障生活没有问题,在外工作的子女会帮助父母盖房子、购买生活用具,农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孔敬府汶侬县侬萨苯村的塔纳告诉记者。

主管社会发展战略的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表示,除了控制物价、提供补贴,减少贫困人口生活支出、增加和巩固收入外,政府还努力向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最终摆脱贫困,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人群和范围,发展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威纳洛表示,2017年泰国农业收入实现5.3%的增长,未来将不断提高标准,实现持续发展。2018年有望实现3-4%的增长,这都是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实现的,此外,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适宜的气候条件也为实现增长创造了条件。未来将推动农业从仅仅生产农产品发展为系统产业,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在孔敬府曼加呵里县,记者见到获得“2009年国家杰出农民”、“2013年国家农业大师”称号的素蓬。素蓬曾在曼谷当过教师、进过公司,1993年回到孔敬,提起回家乡的原因,他纯朴地说:“家乡有亲戚、有朋友,有割舍不了的亲情。”但是当地土地偏咸性,农业种植并不成功,素蓬就尝试养鱼,从7莱土地发展到目前的450莱,曾是东北部最大的养鱼场。在养殖普通鱼成功后,素蓬运用学到的知识养殖价值更高的变性鱼,并办了鱼苗繁殖基地,不仅在附近村镇销售,还卖给老挝客户。在周围村民依然“靠天吃饭、难有积蓄”的时候,素蓬每天已经能挣上万泰铢。

“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掌握专业知识、用心去做。此外,政府在种苗、防疫、贷款上也给了很大帮助,”素蓬说。素蓬的儿子女儿在清迈湄洲大学学习市场和财务,他们告诉记者:“毕业后要回家乡,在养殖业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农业旅游,还想开家餐厅。”

近年来,泰国两大出口产品大米和橡胶价格走低,其面临的问题也折射出泰国农业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泰国农业必须重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拉动内需,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相关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向工业化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人民网微信

泰国力争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孔敬府的烤鸡十分有名,也被列入“一村一品”计划得到推广。记者孙广勇 摄

作为传统农业国,泰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据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统计,全国47%的土地为农业用地,2017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泰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创收、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在重大农业政策方面保持了延续性,积极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泰国农业家庭年收入约31万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支出24万泰铢。

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

2018年1月,泰国竞争力提升策略委员会向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提出20年国家竞争力提升五大战略,定位为将泰国打造成为东盟的农业、工业和新型服务业、旅游、物流中枢,其中第一条就是发展农业。该委员会主席沙田表示,今后20年泰国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将立足于以技术创新带来价值增长。提升农业竞争力,是要将泰国发展为热带作物农业大国,让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出现量变和质变,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让农民成为高收入人群,并让农业呈现可持续发展。

泰国制定了20年农业发展规划(2017-2036年),这一长期发展规划是国家20年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坚持“农民稳定、农业富余、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表示,将按照泰国4.0战略,培养智慧农民,把新发明和现代科技运用于农业,包括信息研究、确定种植计划,以及在整个供应链有效管理农产品等方面。

5月正是泰国农田耕犁、平整田地的阶段,记者在距离曼谷440多公里的农业主产区孔敬府看到,一些农民正操作犁地拖拉机在农田耕作,正在耕地的威拉告诉记者:“孔敬主要种植水稻、木薯、甘蔗,只有木薯要靠人从田地中耙出来。种水稻时耕地、收割都是用机械,甘蔗收割也用机械,这些机械我们都称为铁牛。”

“孔敬府180万人口中80%是农业人口,农业土地占总面积的62%。为了响应泰国4.0战略,孔敬农业部门积极推动把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孔敬农业与合作社局局长汕第说。

“一村一品”推广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

2018年1月,泰国社区发展办公室在北榄府设立了全国“一村一品”(One Tambon One Product,缩写为OTOP)产品中心,专门进行OTOP产品市场推广和展示分销。

泰国于2001年推出“一村一品”计划,以推广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政府扶助每个村镇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特有材料,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产业,生产特色产品。目前覆盖全部77个府5000多个乡,至少有120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的各种手工业和工业活动。“一村一品”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农村本地产品,每一“品”都有着独特风味和地方风格。

本报记者曾在泰国总理府参观过“一村一品”展览,平日里肃穆庄严的总理府大厅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集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清迈的花伞、黎逸的丝绸、素可泰的陶瓷、南邦的木雕,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显现出传统艺人高超的手艺,还透出浓郁的泰式风情。

泰国政府许多部门在各个层面为“一村一品”提供支持。比如,工业部帮助规划产品发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内政部与每个村镇合作,帮助对产品进行适合市场的微调;商务部聘用设计团队参与产品包装和设计,出口促进厅负责挑选商品参加贸易展,提供出口协助。

泰国国家区域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席阿披查德表示,“一村一品”的价值并不代表单一的产品,而是反映出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泰国历史、文化、艺术、习俗的传承。该项目已经成为政府让普通民众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方针。

通过“乡村基金”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扶贫减困

与“一村一品”政策相互配套并构成重要资金支撑的,是“农村基金”规划。泰国政府在2007年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推行农村基金计划,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在该计划实施期间,全国7万多个村庄每个获得约100万泰铢的发展基金。村里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自发地确定投资项目、向市场推广农村产品,基金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包括“一村一品”在内的农村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项目。

巴育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基金规划,总理巴育多次重申,希望农村基金执行过程能和政府政策保持一致,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该基金的实施不断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

在东北部呵叻府的一块农田上,40多岁的威猜指着一片菜地、几棵果树、一个鱼塘和几头奶牛告诉记者,树叶可以喂牛、牛粪可以种菜、水果可以食用,这种自足经济每年给他带来几万泰铢的收入,再也不用借债了。他高兴地说,自己的脱贫致富离不开“乡村基金”的帮助。

针对农民的贫困问题,泰国政府多年前就在农村地区设立乡村基金、发展自足经济,并为部分无地农民发放土地,发展当地特色手工业,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汕第告诉记者,除了向每个村镇提供100万泰铢左右的发展基金,发展自足经济,提高乡村经济能力外,还设立服务农民的农村发展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目前,乡村基金不断扩大,得到多部门的支持,数额已增加到几百万泰铢。

泰国政府正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为贫困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创造条件,改善农村收入结构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018年1月,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颂奇提出“新农民带路脱贫致富”计划,作为实现新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第二阶段计划之一,首先帮助年收入低于30000泰铢的低收入者脱贫,然后再帮助年收入在10万泰铢的民众。为此,泰国政府正寻求一项约1500亿泰铢的预算,为该计划提供财政支持,资金将主要流向人口密集的基层地区,包括创造农村就业、改革农村经济体系、充实农村基金等。

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泰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也从1988年的65%下降到2014年的11%。泰国东北部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为东北部一般只能种植一季水稻,且气候较干旱。但记者在孔敬、呵叻等地农村采访时,看到不少村民都盖了两层楼房,有木制的、也有砖瓦的,不少家都有皮卡车,“农业种植保障生活没有问题,在外工作的子女会帮助父母盖房子、购买生活用具,农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孔敬府汶侬县侬萨苯村的塔纳告诉记者。

主管社会发展战略的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表示,除了控制物价、提供补贴,减少贫困人口生活支出、增加和巩固收入外,政府还努力向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最终摆脱贫困,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人群和范围,发展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威纳洛表示,2017年泰国农业收入实现5.3%的增长,未来将不断提高标准,实现持续发展。2018年有望实现3-4%的增长,这都是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实现的,此外,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适宜的气候条件也为实现增长创造了条件。未来将推动农业从仅仅生产农产品发展为系统产业,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在孔敬府曼加呵里县,记者见到获得“2009年国家杰出农民”、“2013年国家农业大师”称号的素蓬。素蓬曾在曼谷当过教师、进过公司,1993年回到孔敬,提起回家乡的原因,他纯朴地说:“家乡有亲戚、有朋友,有割舍不了的亲情。”但是当地土地偏咸性,农业种植并不成功,素蓬就尝试养鱼,从7莱土地发展到目前的450莱,曾是东北部最大的养鱼场。在养殖普通鱼成功后,素蓬运用学到的知识养殖价值更高的变性鱼,并办了鱼苗繁殖基地,不仅在附近村镇销售,还卖给老挝客户。在周围村民依然“靠天吃饭、难有积蓄”的时候,素蓬每天已经能挣上万泰铢。

“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掌握专业知识、用心去做。此外,政府在种苗、防疫、贷款上也给了很大帮助,”素蓬说。素蓬的儿子女儿在清迈湄洲大学学习市场和财务,他们告诉记者:“毕业后要回家乡,在养殖业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农业旅游,还想开家餐厅。”

近年来,泰国两大出口产品大米和橡胶价格走低,其面临的问题也折射出泰国农业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泰国农业必须重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拉动内需,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相关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向工业化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人民网微信

泰国力争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素蓬经营的养鱼场养殖的高经济价值鱼。记者孙广勇 摄

作为传统农业国,泰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据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统计,全国47%的土地为农业用地,2017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泰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创收、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在重大农业政策方面保持了延续性,积极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泰国农业家庭年收入约31万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支出24万泰铢。

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

2018年1月,泰国竞争力提升策略委员会向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提出20年国家竞争力提升五大战略,定位为将泰国打造成为东盟的农业、工业和新型服务业、旅游、物流中枢,其中第一条就是发展农业。该委员会主席沙田表示,今后20年泰国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将立足于以技术创新带来价值增长。提升农业竞争力,是要将泰国发展为热带作物农业大国,让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通过技术创新,让农业出现量变和质变,成为优质产品和高价值产业,让农民成为高收入人群,并让农业呈现可持续发展。

泰国制定了20年农业发展规划(2017-2036年),这一长期发展规划是国家20年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坚持“农民稳定、农业富余、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表示,将按照泰国4.0战略,培养智慧农民,把新发明和现代科技运用于农业,包括信息研究、确定种植计划,以及在整个供应链有效管理农产品等方面。

5月正是泰国农田耕犁、平整田地的阶段,记者在距离曼谷440多公里的农业主产区孔敬府看到,一些农民正操作犁地拖拉机在农田耕作,正在耕地的威拉告诉记者:“孔敬主要种植水稻、木薯、甘蔗,只有木薯要靠人从田地中耙出来。种水稻时耕地、收割都是用机械,甘蔗收割也用机械,这些机械我们都称为铁牛。”

“孔敬府180万人口中80%是农业人口,农业土地占总面积的62%。为了响应泰国4.0战略,孔敬农业部门积极推动把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孔敬农业与合作社局局长汕第说。

“一村一品”推广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

2018年1月,泰国社区发展办公室在北榄府设立了全国“一村一品”(One Tambon One Product,缩写为OTOP)产品中心,专门进行OTOP产品市场推广和展示分销。

泰国于2001年推出“一村一品”计划,以推广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政府扶助每个村镇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特有材料,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产业,生产特色产品。目前覆盖全部77个府5000多个乡,至少有120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的各种手工业和工业活动。“一村一品”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农村本地产品,每一“品”都有着独特风味和地方风格。

本报记者曾在泰国总理府参观过“一村一品”展览,平日里肃穆庄严的总理府大厅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集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清迈的花伞、黎逸的丝绸、素可泰的陶瓷、南邦的木雕,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显现出传统艺人高超的手艺,还透出浓郁的泰式风情。

泰国政府许多部门在各个层面为“一村一品”提供支持。比如,工业部帮助规划产品发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内政部与每个村镇合作,帮助对产品进行适合市场的微调;商务部聘用设计团队参与产品包装和设计,出口促进厅负责挑选商品参加贸易展,提供出口协助。

泰国国家区域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席阿披查德表示,“一村一品”的价值并不代表单一的产品,而是反映出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对泰国历史、文化、艺术、习俗的传承。该项目已经成为政府让普通民众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方针。

通过“乡村基金”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扶贫减困

与“一村一品”政策相互配套并构成重要资金支撑的,是“农村基金”规划。泰国政府在2007年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推行农村基金计划,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在该计划实施期间,全国7万多个村庄每个获得约100万泰铢的发展基金。村里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自发地确定投资项目、向市场推广农村产品,基金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包括“一村一品”在内的农村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项目。

巴育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基金规划,总理巴育多次重申,希望农村基金执行过程能和政府政策保持一致,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该基金的实施不断改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

在东北部呵叻府的一块农田上,40多岁的威猜指着一片菜地、几棵果树、一个鱼塘和几头奶牛告诉记者,树叶可以喂牛、牛粪可以种菜、水果可以食用,这种自足经济每年给他带来几万泰铢的收入,再也不用借债了。他高兴地说,自己的脱贫致富离不开“乡村基金”的帮助。

针对农民的贫困问题,泰国政府多年前就在农村地区设立乡村基金、发展自足经济,并为部分无地农民发放土地,发展当地特色手工业,以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汕第告诉记者,除了向每个村镇提供100万泰铢左右的发展基金,发展自足经济,提高乡村经济能力外,还设立服务农民的农村发展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目前,乡村基金不断扩大,得到多部门的支持,数额已增加到几百万泰铢。

泰国政府正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为贫困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创造条件,改善农村收入结构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018年1月,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颂奇提出“新农民带路脱贫致富”计划,作为实现新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第二阶段计划之一,首先帮助年收入低于30000泰铢的低收入者脱贫,然后再帮助年收入在10万泰铢的民众。为此,泰国政府正寻求一项约1500亿泰铢的预算,为该计划提供财政支持,资金将主要流向人口密集的基层地区,包括创造农村就业、改革农村经济体系、充实农村基金等。

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泰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也从1988年的65%下降到2014年的11%。泰国东北部是较为贫困的地区,因为东北部一般只能种植一季水稻,且气候较干旱。但记者在孔敬、呵叻等地农村采访时,看到不少村民都盖了两层楼房,有木制的、也有砖瓦的,不少家都有皮卡车,“农业种植保障生活没有问题,在外工作的子女会帮助父母盖房子、购买生活用具,农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孔敬府汶侬县侬萨苯村的塔纳告诉记者。

主管社会发展战略的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表示,除了控制物价、提供补贴,减少贫困人口生活支出、增加和巩固收入外,政府还努力向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最终摆脱贫困,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人群和范围,发展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威纳洛表示,2017年泰国农业收入实现5.3%的增长,未来将不断提高标准,实现持续发展。2018年有望实现3-4%的增长,这都是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实现的,此外,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适宜的气候条件也为实现增长创造了条件。未来将推动农业从仅仅生产农产品发展为系统产业,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在孔敬府曼加呵里县,记者见到获得“2009年国家杰出农民”、“2013年国家农业大师”称号的素蓬。素蓬曾在曼谷当过教师、进过公司,1993年回到孔敬,提起回家乡的原因,他纯朴地说:“家乡有亲戚、有朋友,有割舍不了的亲情。”但是当地土地偏咸性,农业种植并不成功,素蓬就尝试养鱼,从7莱土地发展到目前的450莱,曾是东北部最大的养鱼场。在养殖普通鱼成功后,素蓬运用学到的知识养殖价值更高的变性鱼,并办了鱼苗繁殖基地,不仅在附近村镇销售,还卖给老挝客户。在周围村民依然“靠天吃饭、难有积蓄”的时候,素蓬每天已经能挣上万泰铢。

“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掌握专业知识、用心去做。此外,政府在种苗、防疫、贷款上也给了很大帮助,”素蓬说。素蓬的儿子女儿在清迈湄洲大学学习市场和财务,他们告诉记者:“毕业后要回家乡,在养殖业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农业旅游,还想开家餐厅。”

近年来,泰国两大出口产品大米和橡胶价格走低,其面临的问题也折射出泰国农业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泰国农业必须重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拉动内需,在出口基础农产品的同时应发展相关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向工业化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金林舒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会议召开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