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国际新闻
分享

你是否看过科幻片《人兽杂交》?电影中半人半兽的生物很可能将进入现实中。近日,史上第一个人兽杂交胚胎实验获批,一名日本干细胞科学家已获得政府支持来制造含有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预计用于器官移植。

日本人兽杂交胚胎实验获批,被代孕动物分娩后,用于人体器官移植

在今年三月之前,日本明确禁止含有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生长超过14天,或者将这些胚胎移植到代孕的动物子宫。但从三月开始,日本教育和科学部发布了新政策,允许创造含有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并且可以让这些胚胎移植到动物体内并被足月分娩。

本次获批的人兽杂交胚胎正是根据日本新规则批准的第一个实验,它并非直接由人和动物交配产生的。该研究负责人东京大学医学科学所的中内啓光 (NAKAUCHI Hiromitsu)教授表示,他们计划在小鼠和大鼠的胚胎中培养人类细胞,形成两种物种的细胞在胚胎内融合并生长的状态,然后将这些胚胎移植到代孕动物体内,目标是制造出由人类细胞形成的器官,最终可以移植到人体内,解决器官移植的紧缺问题。

日本人兽杂交胚胎实验获批,被代孕动物分娩后,用于人体器官移植

为了让大众能更好的了解和接受这种做法,研究人员将缓慢进行这项研究,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试图让任何杂交胚胎足月。在现阶段,研究人员计划先培育14.5天的杂交小鼠胚胎(此时器官大部分可以形成),随后培育出15.5天的杂交大鼠胚胎。

中内啓光表示,如果前两项研究都能顺利完成,他们还将申请政府批准在猪身上培育长达70天的杂交胚胎。

实际上,这并非中内啓光的第一次杂交胚胎的尝试。2017年,中内啓光曾将小鼠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注射到先天缺乏胰腺的大鼠胚胎中,让大鼠长出了一个完全由小鼠细胞形成的胰腺。当新形成的胰腺再移植到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体内后,小鼠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有效的治疗了糖尿病。

对中内啓光来说,这项研究启发了他制造人兽杂交胚胎的想法。然而,让人类细胞在另一个物种中生长并不容易。中内啓光和他的同事曾在2018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议上宣布,他们已经将人类iPS细胞植入绵羊胚胎。但遗憾的是,这个只生长了28天的杂交胚胎只形成了很少的人类细胞,没有类似器官的东西。

中内啓光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人类和绵羊之间的遗传差距太大。因此,他希望在人兽杂交胚胎实验中继续解决这个问题,将试图确定是什么限制了人类细胞在动物胚胎中的生长。

一些生物伦理学家对此担心,这会造成人类细胞可能会偏离目标器官的发育,进入发育中动物的大脑中,并潜在影响其认知。但中内啓光表示,他在实验设计中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正在尝试定向器官生成,细胞只进入胰腺。

可以预见,一旦人兽杂交胚胎实验成功,必将解决器官短缺问题,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福祉。但若突破伦理学底线,违背自然规律,诞生出人兽杂交的新物种,恐怕也必将付出“乱伦”的代价。

网友评论

对此,网友表示并不能接受:

日本人兽杂交胚胎实验获批,被代孕动物分娩后,用于人体器官移植日本人兽杂交胚胎实验获批,被代孕动物分娩后,用于人体器官移植

延伸阅读: 做试管婴儿将可选择“最聪明”胚胎 英媒:引发伦理问题

2019年5月27日报道 英媒称,据美国一名权威科学家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将能够选择“最聪明”的胚胎。

据英国《卫报》网站5月24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徐道辉(斯蒂芬·徐)说,科学进步意味着人类不久就能够对胚胎的潜在智商给出可靠的评分,从而就是否应该采用这项技术对社会提出一个深刻的伦理问题。

徐道辉的基因组预测公司已经为在美国不孕不育诊所接受治疗的夫妇提供了一项检测服务,能够筛查出智商异常低的胚胎。

徐道辉对《卫报》记者说:“准确的智商预测是可能的,即使不是未来5年内,那么在未来10年内也肯定可以。我预计一些国家会采纳这项技术。”

报道称,基因组预测公司目前尚未在英国推出检测服务,但它计划在年底之前向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提出申请,开始提供1型糖尿病风险的检测服务。

报道指出,新一代基因选择婴儿的前景引发了人们对于意外医疗后果和现有社会不平等可能加剧的担忧。基因检测能够有效预测智商的科学技术也引发了争议。

牛津大学统计学教授彼得·唐纳利说,应该“十分谨慎”地对待此类智商预测。他说:“出于伦理原因,我对此非常担忧。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坏的主意。”

责任编辑:杨林宇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最新国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