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的决策会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2月16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目标区间为0.25%至0.5%,这是美联储近10年来首次加息。《华尔街日报》称,此次加息标志着美联储结束了保持7年之久的零利率政策,从而走上了“渐进的”货币紧缩之路。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再强调,未来将采取“谨慎”而“渐进”的步调。经济专家预测,2016年美联储将加息4次,到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有望上升至1.375%;2017年加息4次,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2.375%;2018年加息3到4次,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3.25%。
美联储选择在今年最后一次决策会议上决定小幅加息,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美国经济发展虽说不尽如人意,但总体上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为了防止未来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加息举措不得不为。
其二,美联储长期紧盯两项指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前者“令人满意”,后者“处于上升之中”。美联储预计,2016年失业率还会下降到4.7%,未来长期的失业率将保持在4.9%的水平。通货膨胀则多年来一直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发表声明说,今年以来美国就业市场明显改善,有理由相信通胀将向2%的中期目标迈进。
其三,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不给力。美联储实施小幅加息,一方面是预防本国经济走向“过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缩减加息对国际社会造成过大的“溢出效应”。
自今年上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就一直“呼之欲出”,给整个世界,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了极大压力。如今“靴子落了地”并没有出人意料,“小步走”策略倒是让国际社会“长舒一口气”。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大卫·克莱曼说,由于美国经济基本面的不断向好,就业市场形势改善,美元今后继续走强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外,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市场上美元资金的供应就相对减少了。国际投资者为获得更高的回报,将会把原本投入到新兴市场的资金重新投入美国市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需要警惕资本外流的现象加剧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市场对本次美联储会议的看点已经超越是否加息这件事情本身,而更多的是明年加息的频率和幅度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对本报记者说。有经济学家指出,在美联储首次升息之后,“新兴市场的最大担忧与货币相关”,因为美联储升息带来的美元走强,可能会给包括土耳其、俄罗斯和巴西在内的一些国家带来更深的伤痛,这些国家企业拥有大量美元外债,偿债任务将因美元升值而变得更加艰巨。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新兴经济体面临严峻挑战,但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在经历了前两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很多新兴经济体的经常账户赤字下降,实行了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抵御外部金融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
责任编辑:陈锦娜
- 最新国际政治 频道推荐
-
俄在远东组建重型轰炸机航空师 将巡航日本海2016-10-18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