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际频道>军事新闻
分享

点击进入下一页

“埃斯梅拉达”号与东方明珠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点击进入下一页

“埃斯梅拉达”号的驾驶室

9月13日至19日,智利海军“埃斯梅拉达”号风帆训练舰在舰长卡洛斯·施奈特上校的率领下,对上海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笔者有幸登上这艘60多岁的风帆舰艇,零距离感受“埃斯梅拉达”号的魅力与风采。

就像从大航海时代穿越而来,古典优雅的外形,狭长亮白的舰体,高耸入云的桅杆,圆润大气的线条,一时间,“埃斯梅拉达”号成为浦江之畔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在访华的一周里,市民争相来到码头,期待一睹这艘“明星舰”的风采。笔者初次见到“埃斯梅拉达”号,就被它独特的气质深深吸引。

上舷梯,登甲板,环顾四周,木质的甲板,锃亮的钢琴烤漆扶手、栏杆,光亮的铜器,所有源于中世纪的设计,无不散发出贵族神韵。如果不是看到智利官兵忙碌的身影,你无法将它和“军舰”联系起来。

甲板正中央,是一幢10平米的小木屋,那是“埃斯梅拉达”号的驾驶室。正上方,镶着一串锃光瓦亮的铜质字母——VENCER O MORIR,这是“埃斯梅拉达”号的舰训,意思是:“不成功便成仁!”

这句舰训,一直鞭策着每一位舰员。舰长卡洛斯告诉笔者,学员上舰第一天起,就要练习爬桅杆,训练观天象、识水文、打绳结、使用六分仪等最基本的航行技能。当好“埃斯梅拉达”号的一名水手,是每一名智利海军学员成为军官的必修课。

“埃斯梅拉达”号的桅杆中间,收放着21片帆布,笔者正琢磨着如何把这些巨大的帆布升起来时,一名挂着准尉肩章的帅气小伙出现在笔者面前。这位名叫卢卡洛的学员看来对类似的疑问早已轻车熟路,热情地带着笔者来到2米高的黄铜缆柱前。

卢卡洛称眼前的设备为“莫宁内德”,共4根,前后甲板各2根。仔细看去,这家伙两头大,中间细,线条优美,上面磨盘有6个孔,笔者伸手试了试,可转动。

“这可是力气活,插上木棒就可以像推磨一样把帆升起来。”看到笔者转动磨盘,卢卡洛解释说,根据风力风速和升降高度,通常需要2-6人才能操作。

虽然卢卡洛说起来一脸轻松,但常人很难体会他们的艰辛。就拿这次远洋航行来说,他们靠风力在太平洋中航行了93天,一路访问了夏威夷、东京、釜山等城市,横跨整个太平洋,期间他们要经常爬桅杆、升降风帆。笔者注意到,很多舰员的手掌都脱了皮,脸上也满是风吹日晒的痕迹。

因为工作的缘故,笔者享受了一次特殊礼遇,被特许进入船舱内部参观。虽然“埃斯梅拉达”号仅3000多吨,但由于没有配备武器装备,显得很宽敞。在学习室、会议室,陈列着望远镜、地球仪和羊皮书等古老的航海文物,笔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移动的航海博物馆,尽情享受着中世纪的海上文明。

点击进入下一页

“埃斯梅拉达”号的舰长室

点击进入下一页

“莫宁内德”——挂帆用的缆柱 徐巍摄

“埃斯梅拉达”号对荣誉和英雄的尊崇,同样令人赞叹。会议室正中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肖像油画,这是智利海军的英雄——普拉特舰长。在舱室、甲板舷梯转角、主通道、立壁等地方,随处可见一些名字、雕像、油画,这些都显示出智利海军崇尚英雄的理念。

“如果能在舰上服役满30年,舰员的名字将永久保存。”卢卡洛自豪地告诉笔者,他父亲的名字就被刻在了荣誉墙上。

当初,人类正是从风帆开始,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钢铁战舰取代了木质风帆成为海军强国的标志。然而,风帆并没有消失,依然在20多个国家的海军序列里,像“埃斯梅拉达”号一样存在着。它时刻提醒着未来的海军官兵们,只有经受惊涛骇浪的洗礼,用勇气和智慧征服海洋,才能锻造出优秀的军人。

责任编辑:赖志昌

最新军事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国土空间总规发布 构建“一主一副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