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9月15日,中秋节。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一家土菜馆内,今年76岁的易元英老人和从外地赶回来陪她过节的孩子们欢聚一堂。

由于孩子越来越多、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子女们怕老人忙不过来,这几年都选择在外面吃团圆饭。坐在子孙们中间,易元英老人容光满面,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她,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但说起那时的中秋,老人已经印象不深了,只记得那个时候的中秋是没有月饼的。

“那个年代太穷,我们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她说。

老人对中秋节的记忆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开始的。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物资整体仍然十分匮乏。

“买什么都是凭票限量供应,饼票只有过节时才会有。”当时已经结婚并有6个孩子的易元英说,那时,日子虽然过得并不宽裕,但每年中秋,家里还是会买一点月饼给孩子们解馋。

“当时最好的是五仁月饼,但我们买的一般就是最简单的那种,里面是糖屑,外面撒了一些芝麻!”老人笑着告诉记者,月饼买回来后,一块要被切成七八小块,分给孩子们。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社会物资供应日益充裕,凭票买东西成为历史。

此时,易元英老人的孩子们也都长大到外地参加工作,家里条件明显改善。

然而,月饼买得起,但团聚却变难了。

“他们都在外地上班,平时回来一趟不容易,一般只有到春节时才能相聚。”易元英说,那时候,她每年都是和老伴一起过中秋,后来老伴走了,大多时候就是一个人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易元英的子女们中有好几个都买了小车,而且远在贵州工作的二儿子坐高铁回来也才5个小时,让相聚变易了。

这几年中秋,易元英老人都是和子女们一起过的。

从月饼记忆到高铁团圆,她的中秋变迁见证了社会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责任编辑:周冬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漳州:国道G324项目A2标段东环拼宽顺利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