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随后,记者提出查看2013年的低保名单,想了解早些时候当地的低保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没想到,淅川县的一名工作人员给出了我们这样的回复。

随后,记者提出查看2013年的低保名单,想了解早些时候当地的低保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没想到,淅川县的一名工作人员给出了我们这样的回复。

河南省淅川县民政局 工作人员:2013年我弄不出来,到现在都四年了,现有的我给你弄,以前的我弄不出来。关键问题是2013年的该死的死了,该取消的取消罢了。你们追着以前的没啥意义。

事实上关于低保的发放,国家早在2010年就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根据复查掌握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及时按程序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低保金的手续,及时向社会公示,并按照民政部办公厅、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做好所有农村低保档案材料的归档和保管工作。

30亩退耕还林款不知去向 村民存折莫名成为中转站

采访时,村民们拿出一份淅川县马蹬镇建湿地保护站的征地补偿协议,2007年,马蹬镇政府就以35个低保名额作为征地补偿款,将国家的低保金挪作他用。

常长建,是当年湿地保护站征地补偿的当事人,经历了当年征地的全过程。当年的征地涉及他所在村民组2.174亩耕地,现在他还保存着6本低保证,从2007年到2012年,他就是拿着这些低保证到信用社领钱然后分发给组里的村民。

村民 常长建:最后算是落实了21个低保,算的是一万二千六。

村民 常长建:最后算是落实了21个低保,算的是一万二千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淅川县,除了低保混乱,当地的退耕还林补偿款问题也十分突出。

今年63岁的王景华,是淅川县马蹬镇黄庄村的村民,他家里原来有2亩多地实施退耕还林,已经有两三年时间没有领过退耕还林补偿款。可是去年6月的一天,村干部却找到王景华,要去了王景华的信用社银行卡,说要用他的卡去领30亩退耕还林补偿款3750元钱。但事实上他们队根本没有30亩地。

后来村干部告诉王景华,是几公里外的陈店村有和他同名同姓的人,误将退耕还林款打到了他的卡上。然而,今年5月,邻村观沟村有人也找到王景华,再次要求用他的卡取钱。这一下王景华彻底迷糊了。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这3750元钱,是否真的存在呢?记者专程和王景华一起到银行打印出交易明细。在明细单上明确显示,2015年6月和2016年5月王景华的银行卡各有一次现金存取交易,金额都是3750元这30亩退耕还林款为什么会打到王景华的卡上?陈店村到底有没有和他同名同姓的人呢?记者赶到马蹬镇陈店村接连打听了多名村民,当地人都表示村里根本没有王景华这个人。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这3750元钱,是否真的存在呢?记者专程和王景华一起到银行打印出交易明细。在明细单上明确显示,2015年6月和2016年5月王景华的银行卡各有一次现金存取交易,金额都是3750元这30亩退耕还林款为什么会打到王景华的卡上?陈店村到底有没有和他同名同姓的人呢?记者赶到马蹬镇陈店村接连打听了多名村民,当地人都表示村里根本没有王景华这个人。

其实关于退耕还林补偿款,很多当地村民都向记者表示,自己虽然种了树,却没有领到补偿款。那为什么很多人种了树没领到钱,王景华名下的30亩退耕还林款是否真的登记在册呢?为此,记者专门赶到淅川县林业局。

在淅川县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调出了马蹬镇陈店村的退耕还林登记表,其中果然有王景华的名字,登记退耕还林30亩。

淅川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退耕还林生态林的后期补助金为每亩每年125元,30亩正好是3750元。而这3750元到底归谁所有,淅川县林业局也搞不清楚。至于树到底是谁种的,退耕还林款究竟发给谁,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林业局不会核查,也无法监管。只能是村干部怎么报他们就怎么发钱。

淅川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退耕还林生态林的后期补助金为每亩每年125元,30亩正好是3750元。而这3750元到底归谁所有,淅川县林业局也搞不清楚。至于树到底是谁种的,退耕还林款究竟发给谁,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林业局不会核查,也无法监管。只能是村干部怎么报他们就怎么发钱。

半小时观察:莫让贪腐毁掉惠农好政策

近年来,农村低保政策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评定和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必须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目前,在农村低保申领过程中,尽管有“户申请—村上报—乡核准—县审批”的程序设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监督缺位,村组干部话语权过大,不少地方出现了村干部越俎代庖、一手包办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引入事前摸底调查、评定过程公示、听证备案及事后定期核查、问责机制,使相关程序更加透明、更加规范。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也就意味着,要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政策,让长期无劳动能力的家庭获得更好的保障,也让短期困难的家庭通过精准扶持实现脱贫。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财金协同 助企共进”福州水部街道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