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对话

上课前需向“大体老师”默哀鞠躬

对话人:首都医科大2012届临床专业生郑超

遗体捐献完成交由学校保管后,将以“大体老师”的身份在医学院的实验室内度过“延长”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作为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一名2012届毕业生,郑超回忆起大学时代的“大体老师”,仍记得第一堂课的紧张,以及对“大体老师”的无限敬意。

北青报:“无语体师”和“大体老师”的称呼有何不同?

郑超:各个高校对于捐献的遗体都有各自的称呼,“无语体师”和“大体老师”都是相同的概念。在我们上第一节解剖实践课前,老师强调上课纪律,用到了“大体老师”这个称呼,此前也有听过,这是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所以我们也都这样沿用。解剖分为局部解剖和系统解剖,捐献的遗体就是用于系统解剖,帮助我们对人体有个整体了解,可以说没有他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解剖、对人体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应当被尊称为老师。

北青报:课前有什么特殊仪式和纪律吗?

郑超:在准备上课前,老师会强调捐献的遗体来之不易,由于数量不是很多,我们要格外珍惜。要求我们尊重逝者,尊重大体老师,不能拍照、不能嬉戏。讲完这些要求后,我们集体向大体老师默哀,并鞠躬表达敬意。

北青报:第一次面对“大体老师”是什么样的心情?

郑超:我们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就有解剖课,前两个月是理论课,11月开始有操作课。十八九岁的年纪,对解剖除了好奇,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紧张感的。所以在实际操作课开始前,我们会向高年级的师哥师姐询问上课情形,这样也就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真正面对“大体老师”的时候,其实考虑心情的就很少了,更多的是在想要珍惜,把每一步操作做到位,不浪费机会。记得那会儿大家上其他课可能直接就去听了,但解剖操作课前,我们都会预习一遍,以便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

北青报:上课的情形是什么样的?

郑超:上课是在学校的实验室,不陌生。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十几个人,站在大体老师两侧。老师会点出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接着我们就开始操作。大家会轮流进行,通过切割暴露后逐层去看肌肉和血管等部位。 就算课本是彩页,也跟真正看到的人体结构是不一样的。这些认知和技能,如果没有“大体老师”,我们是无法获得的。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小妹 彭小菲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