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漂泊:不可预知的过去与未来

失独父亲用毛笔书写下“感恩”二字。

失独父亲用毛笔书写下“感恩”二字。

为了能让失独者在最难独自熬过的大年夜里互相抱团取暖,2015春节,尚善“关爱失独·暖心行动”首次推出暖心年夜饭活动,然而那也是毛爱珍记忆里最难的时候,“微信群里的通知一发出去,第二天派出所的电话就来了。”由于失独群体被当作维稳对象之一,民间抱团取暖活动的组织也需克服各种不确定因素。

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对于失独者来说,未来与过去一样都是既不可预知又不可控的飘渺。55岁的方晓在儿子去世后连续吃了两年的药,几次想尝试再生育,结果都失败了,“这次怀孕已经3个月了,又出血了。”尽管失独姐妹们劝她,真的想怀,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过度悲恸的情况下身体内分泌都是失调的,但是方晓依然执着地想再要个孩子,失去孩子的她一直觉得自己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

面对未来不知是否会到来的孩子,方晓内心充满了矛盾,“我也挺恐惧孩子的,害怕。”

即便是成功再生育,对于这群特殊的父母来说,孩子稍有风吹草动,他们的担心势必比普通父母要多出十倍百倍。未知的风险鞭笞着这群徘徊中脆弱的父母,有些人犹豫挣扎了一两年后,便也错过了最后的受孕机会。

除此,一旦失独父母再次拥有孩子,就不再属于失独家庭,于是被排除在失独政策之外。为此,近百位“失独再生养”人士曾于2016年7月4日赴京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表达诉求。2016年12月20日,又有5位“失独再生养家庭”代表向卫计委要求兑现此前承诺。截至2016年12月21日,卫计委首次给出了一份书面回复,称“将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论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政策”。

医疗、养老、精神关怀,是始终摆在失独老人面前的三大问题。生病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候,“反正头疼脑热,我是不会去医院,能撑多久撑多久,撑不了就自己想办法。”被问及想的是什么办法时,李碧玉长叹了一口气,“就速速解决掉自己呗。”

王卫国把自己这群人形容为黄土已经到脖子的人,“现在到了这个年龄,也差不多知天命了,就盼着自己早一年……反正哪天有不测了,也少受点罪、少受点痛苦,也不给人找太多麻烦。你想将来要是一生病,肯定得找麻烦,即使有人照顾,不是亲人在旁边,也感到悲哀啊,那都是活一天看一天。”除了没有亲人的陪护,失独老人在住院、手术等需要家属签字的时候,没有子女的他们总难免遭受雪上加霜的打击。

据媒体此前报道,海淀区卫计委为区内80周岁以上老人和失独家庭老人免费安装了“一键式”家庭医生电话机,共覆盖5万余户老年家庭,如果老人遇到突发疾病,可按下“急救键”,系统会在几秒钟内将老人的具体地址、过往病史等信息自动传到999急救中心,进行急救。这种方式能否在更广的区域推广,值得期待。

想念孩子时,李碧玉会买上一束鲜花,到海边坐一坐、看一看。和不少失独父母一样,她没有按照传统习惯给孩子立碑、立坟,而是采取了海葬的方式,“一是当初听人说,孩子还没成家没有后,最好不给他立碑、立坟,再一个,假如立了坟、立了碑,我在的时候可以去看一看,往后我不在了怎么办?”

据民政部规定,墓穴的使用期限为20年,到期必须续租。王卫国担心,要是自己20年后不在了,不能按时为儿子续租,儿子的墓也就成了无主墓。他希望,未来的政策能够让失独父母拥有提前续费的权利。

现在,王卫国已在八宝山人民公墓为儿子、母亲、自己和老伴安置好了家族墓,“其实,从咱们国家传统观念考虑,还是入土为安好,不主张海葬。人活这一辈子很不幸,扔到大海里,还在波涛汹涌里那么反复折磨、翻来倒去、永不得安宁,不利于心灵的沉淀,入土吧,从哪来哪走,化为泥土、归为自然了。”望着阴天的窗外,王卫国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失独家庭”是中国特殊年代下促成的特殊群。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一胎化政策在全国推行。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实行全面二胎政策,标志着持续三十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政策带来的不幸需要时间去消化掉,随着我们这一代人老去,一旦彻底老化,失独问题也就消失了。

谈及对未来的期许,赵存志说:“就是希望能够平平安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已经不可能有过多的理想追求,安安稳稳地过就行。”他特别强调,“安安稳稳的意思就是,身体也安、心理也安。”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卫国、李碧玉、赵存志、方晓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以总理被发逮捕令后,欧洲方面作出回应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