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距离高考仅剩俩月,清华大学传来重磅消息。今年,该校将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将所有本科专业划分为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等16个大类进行招生,到大二时再分流到各个专业。在此基础上,清华将重构培养方案,设立10学分自主发展课程,以及44个学分的外语、体育等通识课程,每个大类还聘院士等知名学者为首席教授,为人才大类培养“保驾护航”。

大部分学院专业重组归类

清华所有纳入本科招生的专业将合并为16个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等。除了美术学院、新雅书院、法学院等少数几个学院独立成类外,其余大部分学院的专业都面临着合并、重组,比如化学生物类就涉及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等多个院系。此外,有些院系的专业还划入了不同的大类,比如化工系的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既出现在化生类,也出现在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

清华副校长杨斌解释,推动大类培养既有综合改革的推动因素,也有广泛的国际背景,这一改革在强化大类通识教育的同时,对专业教育也提出更高要求。清华校长邱勇表示,大类培养实施过程复杂,但衡量标准简单而明确,必须大幅提高学生的通识教育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同时追求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院士担纲大类首席教授

目前,清华已成立“大类培养领导小组”,由校长邱勇担任组长。就在上月底,清华还召开大类培养领导小组会议,并聘任大类培养首席教授。

每个大类都设首席教授,这些教授来头都不简单,光院士就有好几位。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朱邦芬担任数理类的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气污染防治专家贺克斌教授出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的首席教授,他们将直接参与本科生培养。

清华将按照大类培养重构培养方案,专业上注重厚基础;学生学习上讲究自主性;学校人才培养上追求高质量。根据培养方案,清华设立了10个学分的自主发展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另设44个学分的外语、体育等通识课程,以及116个学分的专业课程。

大一阶段,各专业大类的学生将通过学习“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导引课”等,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学科发展和应用背景,从而确立自己的学科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宽口径招生成趋势

清华推大类招生早已有苗头,去年,该校“招生大户”机械工程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就已试水大类招生。机械工程学院下设的机械工程(含机械工程实验班)、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合并为机械大类,统一招生。学生入学后第一年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二分流到各个专业。

这一举措也非清华独创,多年前,部分研究性综合型大学就已迈开大类招生步伐。

北京大学2001年开始实施元培计划,自2002年开始,实行以院系学科大类进行招生的制度,至2004年,除地质、天文、非通用语种等少量特殊专业、医学类专业外,全校所有院系都实行了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

人民大学自2015年开始,全面实行宽口径招生,招生专业基本以学院为单位设置,覆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理工学科。近几年人大在北京实施“一对一咨询”,指导学生根据特长、意愿等填报志愿,文理科志愿满足率都达到约95%。

北京交通大学开展大类招生和培养的实践已有七八年,全面大类招生始于去年。京外的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都在推进大类招生。 

责任编辑:林航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