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记者独家探访隧道冻结管幕

管幕冻结工程是拱北隧道暗挖段的基础,通俗地说就是利用特殊钢管先行搭建出隧道的结构,然后经过冷冻降温将隧道周围的土体冻结后再进行施工。那这些管幕到底是什么样的?央视记者在隧道打通前进入到了施工现场。

如果把管幕工程比作搭建人身体的骨骼,那么冻结工程就是利用冷却盐水管道,通过循环低温盐水在骨骼上塑造血肉,最终形成完整的“人体”。

拱北隧道暗挖段在拱北口岸地下完成了一个高23米,宽20米,厚2.6米,纵向长度255米的一个大“冰桶”。

单根管幕直径1.62米,平均长度225米,36根顶管将隧道主体结构固定,进入管幕内,狭小的空间只准许一个人爬行前进。

记者发现,在管幕的每根顶管里面都布置了这样的冷却管,冷却管循环输送零下24度的低温盐水,把土体的热量带走,这样就在隧道外侧一周形成坚硬的冻土。无论外部是多高温,顶管内部必须保持“冰天雪地”,平均为零下十七八摄氏度,最低接近零下20摄氏度。

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项目工程师李刚:“如果温度过高的话,那就是冻土厚度不够,咱们这个水压力如果过大的话,它就会击穿这个冻土厚度,这样就会引起这个地表失水,引起这个口岸内的沉降。”因此,这些管幕就形成一个冻结圈,把高含水量的土层紧紧地固定在一起。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暖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