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日前,《新京报》记者体验发现,随着网约车平台对非京牌车的限制,黑车市场有抬头趋势,一些黑车司机则明确表示,自己曾经是开网约车的,但是现在“不好干”了,转而开起了黑车。

《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黑车”重新抬头,可以说是市场对网约车政策的一种自发回应。“黑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政策“温度计”的作用,由之也展现出不可忽视的治理警示。

《法制日报》分析表示,治理黑车“死灰复燃”,必须增加交通服务供给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部分网约车变黑车

据《新京报》报道,根据“滴滴出行”公布的3月份北京地区不同时段快车打车的成功率数据显示,打车成功率最高的时段为10点至17点,平均成功率在83.2%;最低为21点至23点,平均成功率仅为54.1%,接近一半的用户叫车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供需明显失衡。

如今,北京网约车新政过渡期进入最后一个月倒计时,新京报记者体验发现,随着网约车平台对非京牌车的限制,黑车市场有抬头趋势,一些黑车司机则明确表示,自己曾经是开网约车的,但是现在“不好干”了,转而开起了黑车。

记者同时采访了多名夜间出行的乘客,均表示现在夜里出行想要打上网约车难度提高,有的人不得已选择相对方便的黑车出行。

两天内,记者先后在朝阳大悦城、三里屯、劲松、四惠等地打到黑车。其中,司机要价均高于正常打车价格一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康明认为,乘坐黑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乘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他表示,黑车的存在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黑车的准入门槛低,车辆本身的安全措施少,比如,车辆的质量、报废时限等都没有标准,安全隐患较高。也导致一种不公平竞争。

新华社:让百姓既能绿色出行,也能享受便捷

去年10月份,新华社就曾报道,在深圳从事网约车服务的司机江剑波表示,2015年7月,他所在村庄共有11人在深圳开专车,现在还在开的只有2人,其余多数都去开黑车了。记者在有着900多人的“济南专车”的QQ 群里看到,大部分人已改行,有的转行开黑车,经常讨论什么地方接客无人监管。家住北京望京附近的市民吕先生表示,之前晚上地铁站外一般有两三台黑车,现在拉活的黑车明显多了。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治理“城市病”首要的就是严控人口规模,出租汽车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未来发展必然涉及人口规模调控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导向。同时,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也是“老大难”问题,而外埠车辆长期在大城市占用道路进行经营活动,也会进一步加大治堵困难。

对于适度调控网约车市场规模,北京市交通委表示,要鼓励公共交通优先,北京正在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力争让百姓既能绿色出行,也能享受便捷。

不过,出行的需求仍然存在。滴滴出行去年6月发布的《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仅在北京地区每天来往于地铁站和写字楼、商场和住宅之间的网约车出行就 有27.8万人次。与此同时,1995年由住建部主导出台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曾对城市出租车数量有一个指导性标准——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 辆,按照这一标准,除北京、上海外,国内多数大城市出租车数量都不达标。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游艇展区15日开展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