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ofo和摩拜两家共享单车公司接连遭到匿名网友在社交软件上爆料“内部贪腐”问题。10日,匿名爆料人称ofo腐败问题严重,内部存在“吃空饷、吃回扣”的问题,11日,匿名爆料人称摩拜“高管吃回扣”,与车辆代工厂厂长共同贪腐。虽然两家公司都于当天发表了声明否认,但都没有对爆料所提到的主要问题作出解释。公司的内部管理是否存在问题,也许是值得两家公司反思的方向。

针对匿名网友在社交软件上爆料“内部贪腐”问题,ofo和摩拜都很快发布了声明表示否认。ofo称“对贪腐零容忍”,也表示“匿名社交平台上语焉不详、身份不详”的爆料无法作为证据;摩拜称该信息为“谣言”,并“已掌握充足证据,向警方报案”。

ofo摩拜分别被指“内部贪腐”严重

网上的爆料分别指出共享单车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贪腐”问题。10日,匿名爆料人“ofo共享单车员工”指出,“小黄车一个区域运营一个月可以贪好几万,一个学校的运营都能贪几万十几万。”爆料指出,由于ofo运维团队的招聘主要由区域运营专员负责,修车、摆车师傅都是由运营独立负责招聘和结算工资,这就给了运营专员可乘之机,“由于区域经理全权负责招聘和发薪,所以想在这一项上贪污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向上级多上报五六个修车师傅名额即可,每月就可以多拿两三万的费用,且上级不会追查。”同时,“ofo某城市的供应链被架空,在采购上做主的是维修仓库主管,因为供应商是自己的好友,就把十年前的旧胎当做新胎采购回来,并直接进行组装。”

11日,匿名爆料人在知乎平台回答“如何看待摩拜单车的成本高达6000元”这个问题时,提到摩拜高管“用投资人的钱洗钱,贪污上亿”,他指出摩拜的三位高管和无锡的制造商厂长“每辆车拿100回扣,车锁40,车60,今年春节每人分了几千万”。

摩拜称是谣言并已掌握证据

针对两条爆料,ofo和摩拜分别作出回应。ofo称:“ofo认为,某匿名社交平台上语焉不详、身份不详,带有明显个人情绪,缺乏具体时间、地点、人物的话语宣泄,既无法作为反贪腐工作的证据,亦不适合作为新闻源和新闻素材,在没有与当事方做任何核实的前提下直接引用。”同时表示自己有风控部门,“反腐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内部工作的重中之重。ofo在2016年,就成立了‘风控部’,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这是行业内非常领先的风控意识。这个部门中,有来自公安、监察、律师等行业的多位精英,拥有多年的反贪、经侦、监察工作经验。请大家相信,我们对贪腐零容忍,一旦查实绝不姑息,将公平、公正地处理所有贪腐事件。”摩拜昨天回应称:“这些谣言纯属捏造事实、恶意诽谤,已涉嫌刑事犯罪,目的是散播虚假消息,混淆视听,误导媒体和舆论。我们对这种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已掌握充足证据,向警方报案。”

在摩拜的回应中,还别有意味地说:“我们注意到,在某共享单车公司昨日被多家权威媒体曝光存在大量贪腐行为后,今早有个别自媒体和社交平台开始散播所谓‘知乎网友爆料摩拜单车创始人贪腐’的谣言。摩拜单车呼吁所有行业参与者聚焦于产品、技术和服务。”暗指爆料为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

ofo资深副总裁呼吁员工积极举报

不过,双方在回应中都没有明确解释爆料中所提到的具体问题。ofo提到公司设置了“风控部”,然而风控部门的具体职责是什么,是否有查出公司内部的任何问题,对腐败有什么控制措施等,都没有具体谈到,只是一概而论公司有这样一个部门。

另外,针对员工所提到的“吃空饷、拿回扣”问题,ofo是否有经过调查就匆忙作出回应?在上述社交平台上,经认证的ofo资深副总裁南楠在其后回应:“如果你真是一名有正义感的ofo员工,希望联系我,公司会认真处理你反馈的问题。”这说明公司并不能立刻断定公司内部员工没有贪腐行为。如果ofo的区域经理手握招聘、发薪的大权,且到底有多少修车师傅也随意由自己上报,那么公司的确很可能存在管理上的漏洞。ofo在回应中没有明确指出这些经理具体的职责,也没有谈及公司对维修、运营人员的管理方式,回应较为模糊。

摩拜称5代单车成本在不断变化

同时,摩拜的回应也存在类似问题。爆料的焦点在于车辆实际成本和对外公布成本的差价问题,然而摩拜在回应中并没有提到车辆成本的相关信息。早前,摩拜方面曾透露第一代车一辆的成本就要3000至5000元,不过摩拜方面近期否认了该说法,“我们从未对外公布过产品成本,不知道这些数字从何而来。”摩拜方面还称,公司采用OEM模式,也就是代工厂合作的模式,品牌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因此“车辆的成本是不断变化、不断降低的”。那么,摩拜每种车辆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为何不能对外公布?公司对为此买单的投资人公布的价格是多少?从厂家拿货的成本又是多少?到目前为止,摩拜共推出了5代左右的车辆,全部罗列清楚并非难事。

据ofo和摩拜方面公布的数据,两家企业都宣布了5轮融资,融资金额各超过30亿元人民币,这些钱怎么花,也成为资本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共享单车领域,车辆成本和运维成本是较大的两块成本,也是很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方面。不过,两家公司仍属于创业公司,在运营、管理上并不透明,这也成为竞争对手和公司内部腐败分子最容易钻的空子。文/本报记者 温婧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