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原标题:公证云让司法更有效率 看全程在线如何提升服务体验

公证云 让司法更有效率(大数据观察·云)

——看全程在线如何提升服务体验

本报记者 姚雪青 邵玉姿

核心阅读

近年来,随着出国旅游、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办理公证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如何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苏州通过建立“公证云”,公证业务从受理到出证时间缩短为平均85小时。语音、网页截图等各类电子证据出现在案件审理中的情况越来越多。“公证云”让人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进行录音、拍照、网页截取,实时同步保管到公证处数据库中;在厦门,还能解决送达存证难问题,推动法院审判工作精细化管理。

小长假之前,苏州市民张女士计划和朋友出国自驾游。为了在国外租车自驾,需要办理一个驾驶证公证。在她的印象中,办理这项公证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和驾照原件等,至少在申办和取证时需各跑一趟公证处。这对于平时工作忙碌、请假困难的张女士来说是个麻烦。想来想去,便向公证处打电话咨询。

“不麻烦,在手机上就能随时操作。首先,打开微信或者下载APP……”在电话那头,公证员向她介绍了苏州“公证云”服务。张女士按照对方告知的步骤进行操作:打开APP,在“城市服务—公证”平台上填写申办信息,再上传资料照片,几步就完成了,当天就收到了系统发来的审核完成、可以付款的提示。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完成支付后,等收到取证通知,只要跑一次公证处就可以拿回公证书,“现在办事这么方便,有点出乎意料!”

指尖办公证,隐私有保护

如今,很多人像张女士一样,更习惯借助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来处理日常事务,而单纯依靠传统公证服务“坐堂办证”模式正在改变。“申请人最多跑一次即可拿到公证书。”苏州市司法局局长王侃介绍。苏州市今年以来逐步实现网上办证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先后在微信公众号、微信城市服务、无线苏州、看苏州APP等平台开设办证端口。

苏州市司法局公证管理处处长侯咏梅说,“公证云”的优势是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完成,拍摄证明材料、身份信息一键上传,大幅缩短办理时间,随时随地申请与缴费。目前,通过“公证云”服务,可以一站式在线办理出国留学、旅游、探亲等涉外公证及电子数据存管保全等事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服务平台通过多层加密技术处理和分级操作权限,能有效保障申请人信息安全。

据介绍,苏州市“公证云”服务分为门户型和窗口型两类。门户型,是当事人通过某公证处的官网或微信服务号在线办证。这种形式开通流程简易,不需冗杂的审核程序,即开即用、省时省力。窗口型,是多家公证处的在线办证端口集中部署在某个移动端APP,由当事人根据需要选择相应公证处在线办证。

截至2018年3月底,苏州市已有7家公证机构开通“公证云”平台,覆盖率达70%。全市“公证云”移动端已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490件,解答咨询13000余人次。下一步计划至2018年6月底前,全市公证机构将实现“公证云”服务全覆盖。同时,不断优化“公证云”服务平台功能,增加公证事项受案范围和办证预约功能,探索公证申请、受理、审核、出证、缴费、送达“全程在线”服务新模式,打造“流动的苏州公证”新体验。

“云端”存证据,维权更放心

目前,越来越多的侵权证据以电子材料形式保存,可是电子证据易消失,也易被篡改,导致维权难。除了在线公证申请,“公证云”平台还推出了电子数据公证保管功能,只要注册为用户,便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进行录音、拍照、网页截取,实时同步地保管到公证处数据库中,在需要时即可向公证处申请出具公证书。广东的陈先生就通过这一功能成功维权。

去年,陈先生在某公司设在网络平台的旗舰店上购买了3支宣称是国检二等一级的野山参。收到货后,他发现产品与描述并不相符。与商家沟通无果后,陈先生便以虚假宣传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退还相应价款并进行3倍赔偿。为了举证,陈先生通过“公证云”平台对店内宣传页面和产品描述页面进行了网页举证,同时运用平台上的“见证实录”模块对取证全程进行录制,并向公证处申请出具了公证书。在庭审中,根据陈先生提交的公证书及相关证据,法院判定该公司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构成价格欺诈,最终支持了陈先生的诉讼请求。

目前,“公证云”平台已与全国25个省份超过700家公证机构进行对接合作,在线申办申请量近4万件,注册用户数达15万余人。

智能助送达,结案提效率

针对法院送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力不足、资源重复投入、送达进度难掌控、送达效果难分析等问题,2016年11月,厦门市鹭江公证处与思明区人民法院达成合作,成立“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仅用半年时间就成功研发了集约送达智能管理平台并实现上线使用。

“以往,一年就有3万多案件,送达只能靠分散式派送,送达人信息碎片化、人难找、进度难把握、效率也低。”思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嵘说,送达问题是法院受理案件的老大难问题,有一些走简易程序的民事诉讼案件,光送达这一环节就耗费了一个月以上时间,只剩下很短的时间留给法官开庭审判,极大地影响了结案的效率和质量。

“现在通过平台的电子送达功能委托派送,不仅让法官从送达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审判,同时,送达也从原来平均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缩短到了14天,送达率大幅度提高。”通过收集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地址等数据,集约送达智能管理平台建立了当事人信息库,并自动形成对多个地址的当事人进行各地址送达成功率的分析。在法院通过平台发起送达请求时,系统就会自动抓取当事人相关信息,自动生成文书材料,通过派单的形式,由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的送达员进行集中派送。

打开平台移动端、选择最优路线导航、到达目的地后打点定位、拍摄照片和视频上传……这是上门送达员小周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为了解决送达存证难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平台开通了电话录音、照片及视频在线存证的功能,法官、管理员可以通过平台随时查看案件送达整体流程、送达记录等信息,实现送达环节的可追溯化管理。

除了送达问题的改善外,平台还推动了法院审判工作的可视化、标准化、专业化,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卷宗自动归档、文书自动生成、信息自动推送、服务自动公开、统计自动分析……“通过平台,不同环节、不同部门间都得到了实时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随时查阅到每个具体案件的进展,真正实现了全院审判的动态管理。”对于集约送达智能管理平台带来的新变化,张嵘感慨道,“以前全院送达工作的开展类似于游击战,现在我们是信息化集团军作战。”

对送达环节的整体把握和审判工作的可视化管理直接推动了案件办理效率的提升。自平台上线以来,截至2017年11月底,在案件总数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思明区人民法院的结案率还较上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在未来,集约送达智能管理平台还将突破以送达为核心的局限进行再升级,丰富案件管理功能、强化数据支撑,不断推进法院审判的信息化、智能化。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