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原标题:全国政协专题调研“巩固脱贫成果,保证长期稳定脱贫”

“明天进村入户,不要麻烦地方,有一个熟悉情况的本地人带路,咱们小组再分成两个队,进村后随机入户。”8日晚9点左右,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还在跟专委会办公室筹备组成员商量着第二天的行程安排。为了使调研更加深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赴宁夏调研组又分成三个小组,此时,下午先期抵达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的第一小组,已为三个小组积累了随机入户的“首发”经验。

9日,第二调研小组在罗志军带领下一早从海原县城出发,爬过宁夏海拔近两千米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终于在一片缓坡地带进入了西安镇小河村。随行的海原县委书记徐海宁对县域内的脱贫攻坚情况再熟悉不过,“我们这里山高沟深,因为严重缺水而寸草不生,所以历来老百姓生活都很艰难。这几年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小河村贫困户发展硒砂瓜种植产业,贫困面貌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很大改善是有多大?落到老百姓身上的实惠有多少?改善之后如何更好更持续?听完介绍,下了车的调研组,迅速再成两队,三人五人分散深入了解情况。

村路边,一位戴着头巾的大妈正抿着嘴,远远站立着“看热闹”。罗志军朝她挥挥手,对自己那队成员说,走,就去这位大妈家。

大妈显然还没有闹清楚什么情况,作为从对口帮扶小河村的县财政局下派的“第一书记”,张超赶紧走过去用方言跟大妈解释。片刻后,得知来意的大妈不好意思地笑着,带调研组拐进了自家大门。

这是个已经有些年头的院子,房子还是土坯房,但屋子里因为明亮的墙纸和吊顶而显得焕然一新。在客厅正面的白墙上,一张“海原县关桥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责任牌”格外显眼。

“大妈,日子过得怎么样?”

“还行吧”

“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家里种了四亩大田西瓜,还有一个硒甜瓜大棚,一年剩下的钱够花了,有时还能贴补孙子。”

说起自己的日子,缺了两颗牙的大妈一直合不拢嘴。

“跟过去比,变化大吗?”“太大了,过去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党和政府有好政策,地方有好干部,都在帮着我们脱贫,我们很知足。”

“你认识他吗?”罗志军换了个话题指着身边的张超问。

“认识嘛”大妈扭转头,指着责任牌上名字和头像笑,不就是他嘛,“第一书记”张超。

在海原县,脱贫攻坚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部门包村、帮扶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全县选派的141名干部担任村级“第一书记”,此外还有区市县三级5450名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可以说自上而下建立了完整的责任体系。

在大妈家的责任牌上,调研组留意到与这一家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名字和电话。要知道小河村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从县城来一趟村里并不容易。这些结对帮扶干部的责任,是不是仅仅“挂”在墙上?

罗志军看着墙上的电话号码,对张超说,“麻烦给这个责任人现在就打一个电话,看能不能打通,我问问情况。”

张超稍稍有些惊诧,“现在就打吗?”徐海宁则颇为自信地补充道,“对,给她拨个电话,开着免提。”

嘟———电话拨出了,“喂,您好!”听到接通电话,罗志军拿起开着免提的手机,简单介绍了此通电话的缘由后,他接着问,“我们现在正在王正德的家里,这户贫困家庭的情况你了解吧?”

“嗯,非常了解,最近还刚去了一趟。这家贫困户老两口年纪都比较大了,不适合重体力劳动,我们主要从养老保险等政策性补助方面对老人进行帮扶。”这位叫冯珊的责任人通过免提说的话,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

调研组接着问:“除了养老保险这样的政策,你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老人未来能持续稳定脱贫?”

冯珊答道:“考虑两个老人现在身体还可以的情况下,我们征求老人意见,打算帮着在房子旁边建一个圈,养几头猪,而且现在应该已经在建造了。”

一问一答,有啥说啥。围拢在电话旁边的调研组一边静静地听着帮扶队员的打算和思考,一边微笑着点头。对于这样的“突击”访谈,调研组显然是满意的。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任务,需要各级扶贫干部的推动和落实,一张脱贫攻坚责任牌,事实证明它不只挂在了墙上,这些奋战在扶贫攻坚最前线的扶贫干部们,真正做到了把贫困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同时也把这种精神面貌化作了扶贫工作中的极大正能量。(包松娅)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