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中原腹地是华夏民族的根,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回乡寻根,在新郑市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只要望得见山水,也就记住了乡愁”。

润泽中原的南水供水量已经超过50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河南多地的供需矛盾。

让我们透过郑州这扇窗户,放眼中原大地,细数一下这座中原腹地的百姓“水事”,感受南水带给河南的变化。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刘凤梅今年55岁,出生于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的司赵村,在她童年的记忆里,一条叫做潮河的小河在老家村前淙淙流淌,夏天,她和小伙伴在潮河里嬉闹,冬天,他们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这条小河带给他们无尽的欢乐。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据刘凤梅回忆上世纪70年代,“潮河和井水没有一点污染,水量充沛。”那时田里的地都是湿漉漉的,用脚跺几下,就出现一个小水坑。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那时的井水很浅很甘甜;那时的河流清澈而充足。“那时爸爸是生产队的会计,看我嘴馋了,便提了鱼叉下河。不一会儿,便拎着几条鱼儿回来。”刘凤梅徜徉在过去,一脸的怀念。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刘凤梅出嫁到南营村时,村民已经开始用压水井,后来村子集体打机井,水位越来越低。潮河也变黑了,越来越臭。

等到她的村子南营村征迁搬家时,潮河已经彻底干涸。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2月15日,郑州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1号分水口门泵站正式向刘湾水厂供水。

2015年6月1日,郑州白庙水厂正式通水,实现了郑州主城区南水的全覆盖。刘凤梅一家喝上了从丹江口水库奔流而来的长江水。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南水到了郑州后,刘凤梅特意带着家人去看了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一眼望不到边,江水清澈干净,甚至可以直饮。

回到郑州,她果断地让家里的纯净水下岗,做饭泡茶全部用自来水。

漫话南水北调之河南篇:细数中原腹地百姓“水事”

好水意味着未来幸福生活,有了南水的有力支撑,郑州的水系、湖泊、公园等休闲场所都多了起来。

刘凤梅和儿子有空就在天健湖公园健步走,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好水给了经济发展的底气,南水让郑州更具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