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6日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介绍,截至2018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13.5亿人、大病保险覆盖10.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9.4亿人。
资料图:民众在医院排队取药。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
陈亚军在会上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陈亚军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已有9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2018年 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高到43.37%、59.58%。城市人才入乡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渠道开始打通,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
二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正式确立并加快落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在试点地区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
三是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步建立。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截至2018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了13.5亿人、大病保险覆盖了10.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9.4亿人。
四是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截至2018年底,99.6%的乡镇、99.5%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99.1%的乡镇、96.5%的建制村通了客车,95%的建制村连接了4G网络。
五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了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2018年的1.7%,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陈亚军表示,也要清醒的看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制度短板。
一是城乡要素流动仍然存在障碍。城乡二元的户籍壁垒没有根本消除,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尚未建立,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这导致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更多地流向城市,农村发展缺乏要素支撑。
二是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仍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短板依旧突出。比如,城市的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为95%、97%,而农村仅为22%、60%;城市的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10.9人,而农村仅为4.3人。
三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农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组织体系还不完善,农业的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农产品的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供给质量和效益都亟待提高,支农体系仍然相对薄弱。
四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比从最高点的2007年3.14倍,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2.88倍,进而下降到2018年的2.69倍,但近几年的缩小幅度逐渐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庄婷婷
- 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带队赴海南省开展自贸区建设专题调研2019-04-08
- 发改委: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功能定位 防止无序蔓延2019-04-08
- 青海省发改委投资2.8亿推进旅游业发展2019-03-12
- 发改委:为应对潜在风险 特殊情况可启动市场准入限制2018-12-25
- 发改委:推动营商环境大幅提升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2018-12-23
- 发改委:力争年内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2018-10-15
- 发改委: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效果比社会预期好2018-09-06
- 发改委: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确保就业形势稳定2018-07-27
- 青海省将降低偏高的景区门票价格并加强督导检查2018-07-23
- 发改委:两方面着力,严防债转股输血“僵尸企业”2018-07-17
-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
中央民大发布快闪MV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05-06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