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信用卡市场大发展的当下,在契合个人消费需求的同时,一些鱼龙混杂的机构也在使用“障眼法”趁机浑水摸鱼,信用卡智能还款APP的悄然走热,其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也值得重视。

近日,“农业银行信用卡”官方公众号一则《你所不知道的信用卡智能还款》再次让人们关注到信用卡智能还款的套路和潜藏的风险,该篇文章阅读量已突破10万+。文中称,所谓的智能还款,实则是反复套现还款,一旦“套现”被银行确认,可能将面临授信额度降低等恶果,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法律。平台的实际操作是推迟并非还清持卡人所需还款的金额,且持卡人需要支付额外的手续费,此外,一些不正规的智能还款平台也存在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近日发表的文章称,在六年时间里,中国的信用卡债务(包括相关的现金贷业务)增长了逾6倍。中国的信用卡债务快速上升,与亚洲其他地区曾经历过的信用卡热潮最终演化成卡债危机的历史相比较,二者之间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相似之处。跟过往情节类似,当前的中国,无抵押消费贷款领域看似不错的利润和行业激烈竞争正驱使部分贷款机构承担更高风险。在消费信贷领域,部分中国最激进的行业参与者或将面临较大信贷损失。

推迟并非还清信用卡账单

如果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信用卡智能还款”,首页可以检索出不少有关智能还款APP的广告,这些广告多打着“新模式”、“超低费率”、“更多通道”的宣传口号。甚至有的广告将智能还款软件吹捧为“支付行业一次颠覆性的革命”,称“智能还款软件的出现,其实就是传统POS机的升级换代产品。他不需要持卡人天天拿着卡带pos机上来回倒卡了,只需要每个月账单出来设置一次账单,软件即可帮助你去实现智能化的自助还款,完全代替了手工倒卡的繁琐过程,所以才会如此深受市场的认可。”

所谓的智能还款,其套路本质就是反复套现还款。正如农行信用卡公众号的文章所称,市面上的智能还款平台,多数要求客户每月预留卡内5%-10%的可用额度用来处理账单欠款,利用账单日和还款日之间的时间差,达到所谓的完美处理;当平台在受理持卡人要求后,会通过POS机进行信用卡消费,把卡内预留的5%-10%额度资金套出,再把套出资金返还给用户,用来偿还当期信用卡账单,如此往复,相当于将账单循环延后。

也就是说,智能还款实则是在信用卡每月账单日到还款日的这段时间,通过将卡内预留额度套现出来,让持卡人利用信用卡预留额度的资金偿还当期信用卡账单,本质还是属于用信用卡的钱还信用卡的账单,这种操作只是推迟了持卡人所需还款的金额,可能会帮助持卡人解燃眉之急,但卡内账单总欠款依旧不变,并非像一些广告宣传的“仅用5%的资金就可以帮您全额还清信用卡账单”那么神乎。

此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智能还款平台在为持卡人推迟所需还款金额的同时,也需要收取手续费。通常客户需支付还款总额的0.5%至0.75%不等的手续费来维系每月反复套现还款的操作,对持卡人来说,使用智能还款软件实际上是增加了总的支出负担。

风险隐患值得高度关注

智能还款软件除了只能让持卡人推迟但非真正还清所需还款金额外,其还隐藏着不少风险点,如套现操作被银行发现、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

由于智能还款软件的套路就是用5%-10%的卡内预留额度反复套现,还款剩余90%-95%的当期账单金额,也就是说一般套现的次数多达二十余次,且多数智能还款软件每次还款金额和时间都较为规律,如每次套现500元后,过半小时再还款。这种频繁且有规律的套现操作很容易被银行风控系统“盯上”,一旦被银行确认持卡人存在违规操作,可能将面临授信额度降低等恶果,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个人信息安全也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很多智能还款软件在开通业务时,明确要求客户需要完成身份验证、手机认证、信用卡认证等,整个过程客户要填写大量私密的个人信息;在平台资质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个人信息安全存在巨大隐患。其中,持卡人就需要高度警惕可能存在的信用卡盗刷风险,持卡人在智能还款软件绑定信用卡时,通常需要输入信用卡交易密码、预留手机号、信用卡背面后三位数字等核心信息,一些不法平台一旦掌握了这些核心信息,盗刷信用卡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

以史为鉴:警惕信用卡热潮背后可能的危机

近年来,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所积累的风险也越来越引起市场的关注。中国银行(3.710,0.00, 0.00%)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显示,十年来,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从1.86亿张增长到9.7亿张,交易总额从3.5万亿元增长到38.2万亿元。

截至2018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长22.8%,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4.9%。与此同时,逾期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末,信用卡未偿信贷总额为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2%;信用卡损失率较去年上升10pb,为1.27%。

央行最新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也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97.43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5%,占比较上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标普近日发表的报告警告称,中国的信用卡债务快速上升,与亚洲其他地区曾经历过的信用卡热潮最终演化成卡债危机的历史相比较,二者之间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相似之处。跟过往情节类似,当前的中国,无抵押消费贷款领域看似不错的利润和行业激烈竞争正驱使部分贷款机构承担更高风险。

标普全球评级分析师俞靓表示:“我们认为,中国的银行大举进军消费金融业务的同时亦伴随风险的上升。中国的银行或金融科技公司使用的信用评分和信贷行为模型并未经历消费下行周期的全面检验。如今互联网借贷带来行业变化,也使得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我们预计,无抵押消费贷款领域的小型机构和新进入者可能会激进参与竞争,进一步涉足风险更高的客户群体。”

标普方面预计,未来两年无抵押消费贷款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较过往20%多的增速略微下降。该增速水平令人想起2002年的香港、2003年的韩国和2006年的台湾,这些地区的信用卡热潮最终都以糟糕结局收场。它们与当前中国相似的地方包括:(1)企业贷款需求减弱,促使银行扩大零售贷款业务;(2)宽松货币环境;(3)市场竞争激烈,机构的风险偏好上升。

“银行和一些类型的金融科技公司达成业务合作伙伴关系,也会放大部分银行的消费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特别是那些无抵押消费贷款业务经验有限的银行,或者该类信贷敞口快速扩大但管理由此产生的风险的能力却不足的银行。”标普报告称。

不过,标普报告也认为,即便如此,一些因素缓解了银行业总体上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中国信用卡贷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以及种种旨在加强信用基础建设和强化监管的政策举措。“同时,我们认为,主要银行正在调整自身风险偏好,以管理风险敞口”。

对个人来说,刷卡消费虽然便捷,但凡是消费都要量力而行,避免将自己陷入无限还贷、拆东墙补西墙的深渊中。

责任编辑:林晗枝

相关阅读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饿了么联合和番丼饭等10家品牌为外卖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