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梵高奶奶走了怎么回事?常秀峰个人资料照片为什么被称梵高奶奶(2)

村民眼中的“梵高奶奶”:爱绣花,常帮邻里干活

常奶奶给村里人的印象是性格温和、非常慈祥。老家的村支书方菊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前些年,老太太虽然跟着孩子去广州生活,但每次回老家,都会在整个村子里走一遍,和同龄人唠唠家常,“和老家人有深厚的感情,无论是见到谁都非常亲切”。

对常奶奶画画这事,村民刚听说的时候,也感到意外,但看到了画作内容多是老家景致后,感到更多的是亲切。

“老太太会刺绣扎花,手艺非常巧!”方菊说,在过去的艰苦年代,买不起花衣裳,妇女老人都会刺绣扎花,常老太的绣花很多人都夸好看,田野山头的山菊、葵花、牵牛花、杏花,她都能绣在小孩子的衣服、鞋子上。

 

方菊讲述,常奶奶曾当过村里的妇女干部,总是率先垂范,带领群众们干农活,即使到了晚年,家里没有种地,她还会在麦收时节,拿着镰刀帮邻里割麦,很受人敬重。

“人老心不老精神不老,老太太画画对我们老人是一种启发。”56岁的方菊说。

爱劳动这一点,儿子江华有过一次亲身经历。他有次陪着母亲在广州的公园散步,看到园丁在草坪上拔草,母亲对儿子提出“我想去干会儿活”,接着就跟着工人们干了小半晌。“劳动本身对喜欢的人是快乐,在劳作当中能闻到泥土的气息。”

“像母亲那样的人何止她一个?也许在你们的母亲那里,也许正藏着一个所有人奉为天才般的才能,它等待着你发现。亲就是伟大的,只要你学会欣赏。”江华在《我的母亲梵高奶奶》中写道。

 

对话“梵高奶奶”儿子江华:

大众缅怀是对家庭代际之间互动的呼唤

大河报记者:梵高奶奶去世后,众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怀念。

江华:媒体和大众缅怀母亲,本身也是想在老人社会到来的今天,对家庭代层之间互动和融合的一种呼唤吧,在这个时代里,纯粹的东西人们往往感受得更真切一些。

大河报记者:梵高奶奶最初画画是给孙女讲老家的故事,你如何看待这种代际之间的沟通?

江华:每个人的陪伴都是阶段性的,父母生下我也是陪伴几十年,我将来也会远去,都在过程中吸收好的吧。很多东西是言传身教的,我们从父母身上得到了什么,孩子从我们身上再得到什么,是一个梯度的传递。因为和奶奶的相处和沟通,女儿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关注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公益。

现在是流动的社会,但教育的断代对文化来讲不太合适,如果祖辈和孙辈之间,缺乏有效的中间环节沟通,其实对未来来讲,让后代会漠视生活环境当中的上一个层面,就像一棵树漠视土地,就会变成无根之木,虽然有时看不出来,但肯定会有影响。

责任编辑:林晗枝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梵高奶奶走了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年终盘点:过去这一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