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据中安在线等媒体近日报道,这次放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八名考生都来自安徽亳州第一中学,今年高考成绩发榜时,他们的成绩全都超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

袁梓琪

袁梓琪在考前经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多轮考察,并得到了清华大学降20分录取、北京大学降5分录取的优厚待遇。这样,他在高考分数672分的基础上再加上优录的20分加分后,成绩远超清华大学的录取线。

但偏爱数学的袁梓琪最终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是我刚跨进高中校园时的理想目标,也算是得偿所愿。”袁梓琪说。

张金宇

张金宇高考分数683分,也超出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且得到了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然而,张金宇选择的是上海交通大学。

原来,张金宇喜欢的是计算机专业,虽然他原来的第一选择是清华大学,但由于该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全省只招五名学生,以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无法如愿,而对其他专业他不感兴趣,只能放弃。

后来通过打听,张金宇觉得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更适合自己,于是便报考了。

同样,其他六名考生李莎莎、郭记、陈晋、段旭、汪天翔、靳博文,也都各有自己的想法,深思熟虑后,纷纷放弃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亳州市第一中学校领导和这些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后,尊重了学生的志愿。

校长表态:不能“绑架”学生填报志愿

作为当地的百年名校,亳州市第一中学一直以卓越的教学质量立校。如果这八名考生悉数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对于学校而言,将是一份无上荣耀。但今年,因为他们的集体放弃,学校罕见出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的“零记录”,一度让学校的教学质量被打上问号。

对此,该校校长谢启平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是时候转换思考方式了。“在尊重学生意愿面前,学校不能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附和大众,用感恩母校的方式来‘绑架’学生填报志愿”。

“高中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对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谢启平说,这恰恰证明了学校不仅教会了他们知识、能力、素养等,还教会了他们清晰规划未来的能力。除了尊重他们的选择外,学校更多的是祝福和自豪。

当张金宇因为此事感到愧疚时,谢启平第一时间给他写了封回信:“你不选择清华有道理,但是不要再有心里包袱了。你是个懂事的学生,教师和母校永远以你为荣,也期待你给祖国、给家乡、给母校、给自己带来更多捷报。”

对很多考生来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梦寐以求的学校。

但是,亳州市第一中学的八名考生,在高考成绩已经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放弃了这两所名校的志愿。这是个让人惊讶的消息,也是个让人欣喜的消息。

从这个不同寻常的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的独立思考。 八名考生放弃北大和清华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他们放弃北大和清华,并非不认可北大和清华的教学水平,而是因为自己的成绩虽然达到了学校的录取线,但是无法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由此可见,虽然做出放弃名校的决定有些无奈,但也需要不小的勇气,毕竟北大和清华是国内顶尖名校,也曾是他们向往的学校。 八名考生放弃北大和清华,究竟值不值得。如果从功利角度评判,现在很难有定论。

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放弃北大或清华,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更有助于一名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北大和清华相对其他学校确实是更高的平台,也拥有更多的资源,如果简单地比较专业,很容易忽视专业之外的其他资源。八名考生的选择究竟值不值得,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检验。 饶是如此,并不妨碍我们现在就给八名考生点赞。他们的取舍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抉择,这恰恰是现在很多学生比较稀缺的品质和行为。

长期以来,分数越高的考生越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尖子生选志愿不是北大就是清华。这个现象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很多人的选择。很多尖子生在高考之后几乎不假思索地就选择了这两所名校。 考上北大或清华,无论是对考生本人,还是考生所在中学,都是莫大的荣耀。很多地方和学校也很在乎自己的“清北录取率”,每年高考结束之后,或明或暗的重奖消息不时见诸媒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高分考生会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抉择,为了自己和父母或者母校的荣耀,随波逐流,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看学校不问专业。

作为考生中的佼佼者,在填报志愿时竟然能够不假思索,其实是教育的悲哀。这说明,很多学生只是学会了应试答题,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规划,直到成年之后还是需要父母或老师为自己填写人生的答卷。借助父母或者老师的经验与认识,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但是经过外力修正的人生之路也会因为过于平直,而变得乏味无趣。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之后,因为可以一眼望到人生的尽头,很快就失去了奋斗和拼搏的动力。这八名的考生的选择未必就是最优选择,但是因为出于理想和兴趣,所以值得尊重。

年轻人如果连“试错”的勇气都没有,即便随波逐流进入北大或清华,一时风光换来的也许是泯然众人。 八名考生集体放弃北大和清华,好似在舆论场里投下一枚炸弹,将让很多人已经固化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出现松动。今后,一定会有不少考生会受此启发,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而不再是自己只负责考试,让父母或老师来选择志愿。很多高校也会因此受到震动,名校通吃尖子生的现象可能要加速改变了,一些被北大和清华长期“压制”而不得突围的学校,如果能集中精力做强几个专业,由点及面,就有可能打破长期不变的高校格局。

我们在为考生点赞的同时,也应向培养这些学生的亳州市第一中学和他们的老师致敬。他们没有为了自己的“清北录取率”去“绑架”学生,他们尊重了学生的理想和兴趣,尽管在他们看来可能会有些幼稚,他们尊重了学生自由填报高考志愿的权利,而没有去牺牲他们的权利换取自己的私利。在这个懂得尊重和包容的中学里培养出这些懂得独立思考和独立抉择的学生,一点都不奇怪。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能有这样一批优秀学生不为浮名所累,坚定地追求理想,让人非常欣慰。曾经让很多考生感到压力山大的高考,因此让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选择。

责任编辑:林晗枝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第三届福建省电视节目创新大赛成果发布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