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王淦昌——更名换姓17年,为祖国事业错过诺奖

王淦昌是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一位科学家,他的一项发现至少帮助六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他当初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继续研究下去,诺贝尔奖非他莫属,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投身于我国的核事业,销声匿迹了17年。

1961年4月3号,在王淦昌受到国家号召投入核武器研究时,只说了一句话:“我愿意以身许国。”也就在那一天,领导问他,你愿不愿意更名换姓,默默无闻地去做这项工作。王淦昌没有一点迟疑,他说改名吗?这样吧,就叫王京吧。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什么时候(5)

△王淦昌因病于1998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图/新华社)

在此后的若干年里,他不能在世界其他学术领域里崭露头角,也不能在国际舞台上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更不能获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进行高深的探索。他再也不可能成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失去了摘取诺贝尔奖的可能。

17年的时间,这位科学家化名王京,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当中。他的家人和他通信只能用这个名字,而他的通讯地址都是某某某信箱。至于他在什么单位,在哪里工作,他的家里一概不知。他的几个孩子曾经多次问他的夫人,我爸爸到底调到哪里工作去了?他的妻子只能说,你的爸爸调到信箱里去工作了。

多年以后,当亲人和王淦昌说起这段经历,王淦昌只是非常平淡地说,我认为国家的强盛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追求,那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

作为第一颗原子弹冷实验的总指挥,大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小到实验场每只雷管的安装,王淦昌都亲力亲为,要求大家做到“万无一失”。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人们称王淦昌为“核弹先驱”,他却说:这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这样的研究人员,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电影和传记都无法将他们一生的传奇说尽。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什么时候(5)

△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谈何容易。除了要突破科技领域中的无数难关,真正掌握确保原子弹起爆成功的奥秘外,还要打破无数环境、历史原因下的桎梏,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了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学者的努力和牺牲,以及更多无名基层科研工作者的默默奉献,才使得我们今天有了安全的生活环境。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务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会永放光芒。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5年后的今天,在看到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那些令人激情澎湃的武器装备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向这些过去以及现在仍旧在祖国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们致敬。

责任编辑:林晗枝

相关阅读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性价比更高了!华为Mate X3官翻版降至7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