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第一次查重后,西南某高校应届毕业生郯苑发现,他的毕业论文重复率远高于学校的标准。

紧接着,郯苑按降重经验帖里的方法,对论文进行了降重。遇到实在不能转述的专业名词,他则将那句话直接删掉。经过两次降重后,郯苑成功将自己毕业论文的重复率降至10%,顺利通过了学校的审核。

记者调查发现,根据查重报告里的标注,采取降重技巧对论文进行降重,在毕业生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更有甚者,部分毕业生会直接购买降重服务,以期使论文的重复率达标。

查重价格高涨,毕业生缘何甘当韭菜?

3月上旬,西南某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王奔奔接到学校通知,要求上传学位论文进行初检。为了保证顺利通过,她和另一位同学将各自的论文合成一篇,随后在网上购买了查重服务。

王奔奔介绍,为了不被系统发现,她们调整了论文结构,去掉了所有能去掉的标题。“我们一共花了180元,每人90元。”她补充说,“查重太贵了,这么做是为了省钱。”

记者了解到,虽然王奔奔所在的高校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提交论文前自行查重,但得保证重复率低于20%。出于保险起见,大部分学生会先自查,并对照查重报告进行降重后,再提交给学校审核。

尽管学位论文查重价格涨势凶猛,但毕业生们往往敢怒不敢言。他们虽然可以通过“合篇查重”等方法来降低查重支出,但却改变不了被“割韭菜”的现实。

郯苑告诉记者,他先后在学校的打印店购买了两次本科学位论文查重服务,每次198元。近期去打印文件时,发现该查重服务已涨价至228元每次。

4月27日,记者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硕博学位论文查重服务的售价普遍在500元左右,最贵的卖到了1800元。据其中一家教育专营店的客服介绍说,1800元的查重服务可以提供四份报告,并支持验证和剔除已发表文献。

记者翻阅某政法大学学位论文学术规范审查办法发现,该校规定学位论文重复率超过10%的学生将被延期答辩或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受访对象坦言,学校提供的查重次数很少,加之担心重复率超标影响论文送审,是他们争先购买查重服务的主要原因。

多位受访对象反映,按照约定俗成的论文写作要求,他们应当在绪论或综述部分介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但这部分内容往往会成为重复率的“重灾区”。

目前,国内高校虽然会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中查重,但其结果往往具有决定性。而据知网客服介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是严肃的管理工具,仅向机构提供服务,不对个人开放。为此,有论文查重需求的学生,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购买查重服务。

记者统计发现,查重服务的月销量基本都超过2000次,部分甚至达上万次。据此计算,在电商平台上经营查重服务的部分商家,每个月的营业额可达数百万元。

学位论文查重背后乱象重重

事实上,在电商平台上经营查重服务的商家,暗地里还提供有偿降重服务。

为了不被平台发现,这些商家没有将其摆上橱窗,而是引流到微信或QQ后,再进行交易。

记者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询问有偿降重服务的价格时,多位从业人士表示,会根据学生对交稿时间、重复率的要求和原论文的重复字数进行收费。

一位从业人士说,将一篇总字数50839字、重复率为17.9%的论文,降重至10%以下需要1800元,“这个价格包降重后查重,如果不包查重,可以优惠400元”。

“我们是老师改的,不是机器。”一家提供此服务的教育专营店联系人介绍。但当记者询问是否由高校老师负责降重时,该联系人说:“降重质量你放心,其他的不必多问。”

除了购买降重服务,部分毕业生还会采取一些技巧来自行降重。

多位受访对象反映,他们在网上购买查重服务后,商家除了会提供查重报告,还会附赠一份“降重指南”,给他们讲解查重规则和降重技巧。

记者翻阅受访者提供的一份“降重指南”发现,这些降重技巧主要包括关键词同义替换、变换句式、段落分割、语义转述、删减重复部分和英汉互译等。

因为系统无法识别图片,2020年西南某高校举行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时,参加答辩的老师在审阅论文时发现,有一位同学将文字截图后插到论文中,以达到降低重复率的目的。最终,这位学生被判定作弊,延期答辩。

北京某高校硕士研究生黎佳等受访对象认为,种种学位论文洗稿乱象频发,与部分高校强调低重复率,并依此决定学生是否可以顺利毕业不无关系。“为了迎合学校的标准,论文可能会被改得面目全非。”黎佳说。

西南某高校某学院院长刘某介绍,在他供职的高校,往年重复率超标的学生,离校前还有一次修正机会。从今年开始,将视情况延迟毕业,甚至有可能不能毕业。

“针对这种通过技术手段或技巧来降重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坚决抵制,学校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性。”北京某高校博士生导师曾怡说。

部分受访对象还指出,在网上购买论文查重可能会带来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风险。“一些硕博毕业生的研究比较前沿,有的甚至涉密,在网上购买查重服务的风险很大。”北京某高校博士研究生冯叙说。

查重不能成为论文评审的唯一标准

事实上,自从国内高校实行学位论文查重制度以来,关于它的争论就一直存在。

有学者认为,高校实行学位论文查重制度,以及要求低重复率,是在坚守防止学术不端的底线。

但也有学者指出,高校在评审学位论文时过分依赖技术手段,实际上是一种懒政行为。

“如果连不要抄袭这个底线都守不住,那学生就干脆不要写毕业论文了。”西南某高校副教授庄权说,学生害怕查重的根源是高校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培养不足,以及学生没有认真写论文。

多位受访学者介绍,目前,在学位论文初审阶段,重复率几乎已经成为唯一的标准。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院研究生质量监督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该校每年都会有数名硕博毕业生,因论文重复率超标而延期毕业。

在曾怡等学者看来,依靠重复率来决定学位论文是否可以被送审或参加答辩的机制有待改进。“创新的选题以及对科学、社会发展的价值,才是评价论文质量最重要的标准,重复率只是审核标准之一。”曾怡说。

争论双方都认为,查重在防止学术不端行为上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提高论文质量。“一些质量很差,或本身就是抄袭的论文经过降重后,重复率也可以达标。”华东某高校博士研究生曾林说。

学者卢威曾撰文指出,查重更像是一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制度,其导致的“遵守规范者不敢引用,漠视规范者照抄不误”现象,甚至会造成“劣才驱逐良才”。

西南某高校博士研究生李昱筱也认为,查重遏制不了抄袭,“想抄的人会换着法抄”。

李昱筱等受访对象认为,高校在评审学位论文时过分看重重复率,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写论文时唯重复率是从,被迫减少引用或进行洗稿,把经典的、反复传诵的名言,改得面目全非。

“为了避免重复而把学界前辈精雕细琢过的句子和理论抛掉,或者改得面目全非,不利于学术的发展。”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小安说,故意改动学界前辈的经典语句,其实是一种新的学术不端,“但这通过技术手段发现不了,只能通过人为手段”。

曾怡等学者强调,反对学术不端的大方向是对的,查重制度不能被彻底摒弃和废除。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尊重科学规律,规范学术行为终归还是要依靠“人的因素”。他们担忧,高校在评审学位论文时过于依赖技术手段,可能会违背学术初衷,甚至导致技术异化。

受访对象建议,学位论文评审需要从“技术为主、以人为辅”转向“以人为主、技术为辅”,查重率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数据。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和操作手册,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术诚信的意识。

受访学者指出,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评价方法是同行评价,查重率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唯一标准。(应要求,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记者手记

论文查重不能异化为洗稿“帮凶”

记者调查发现,临近毕业季,根据查重报告中的标注对论文进行降重,在毕业生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降重就是把查重报告里标红的句子,换个表述方法。”一位受访对象说。

国内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查重已有超10年历史,建立这一制度的初衷,是防止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出现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但如今,在学位论文初审阶段,重复率几乎已经成为唯一标准。

这引发了网友关于高校应如何正确利用查重制度的争论。有人认为,高校实行学位论文查重制度,以及要求低重复率,是在坚守防止学术不端的底线。但也有人指出,高校在评审学位论文时过分依赖技术手段,实际上是一种懒政行为。

争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查重并不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尽管知网等查重服务提供商均宣称,其仅向机构提供查重服务,不对个人开放。但随着部分查重份额流入市场,毕业生在将论文提交学校审核前自行查重和降重,已不再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受限于查重机制的机械性,毕业生可以通过洗稿等技巧来规避查重。原本为了防止毕业生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而建立的查重制度,反而异化成了学术不端的“帮凶”。

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在论文评审过程中,将重复率作为重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实行“一刀切”,并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术的发展。为了使论文的重复率达标,部分学生只能少引用、不引用,或者通过洗稿来规避查重。

事实上,论文查重技术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也决定了论文的重复率只能作为评审标准之一。有学者直言,理论上,一个学生的论文胡言乱语一通,其查重率也能达标。

当然,我们无意否定查重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但争论存在已久,网友的批评并非事出无因。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确应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当下学位论文评价机制中的不足,并予以改进。

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高校在学位论文评审中,除规定了重复率之外,还增加了“人的因素”。当某篇论文的重复率超标时,学校会请学位委员会对论文做出评判,或请指导老师进行说明,再决定论文能否通过审核。这种评价体系似乎更为合理。

此外,我们也应注意到,部分毕业生惧怕论文查重,也暴露了部分高校在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培养上存在不足。对此,学校还应建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

最后,高校在学位论文评审中增加“人的因素”的同时,还应在论文答辩环节,对有洗稿或其他的不当行为嫌疑的论文,予以从严审核,加强把关。(记者郑明鸿、施钱贵)

责任编辑:赵睿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福彩将开展“玩转双色球 一起抢红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