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新华社重庆7月19日电(记者周闻韬)随着主汛期到来,蚊虫也开始肆虐。为何汛期会导致虫咬性皮炎增加?应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有关专家。

“虫咬性皮炎是皮肤科门诊春夏季常见的疾病,它是由蚊子、臭虫、跳蚤等多种昆虫叮咬皮肤所致。”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葛兰介绍,虫咬性皮炎的表现为叮咬处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等。有时中间可见刺点,通常皮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痒、刺痛感。

葛兰解释,汛期由于雨水较多,环境潮湿,蚊虫等昆虫容易滋生和繁殖。人们在户外活动时,更容易被蚊虫叮咬,从而引发虫咬性皮炎。

“如果是普通的蚊虫叮咬,可以用肥皂水、香皂水等碱性溶液涂抹;如普通止痒手段效果不佳,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如果蚊虫叮咬面积较大,单纯外用药物无法缓解瘙痒,口服抗组胺药可以有效减少组胺释放,起到全面止痒的疗效。”葛兰提醒,除普通止痒外,另外两种方法都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一旦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大水疱,且伴有反复发热、心悸、乏力、恶心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及时排查是否感染了疟疾、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欢建议。

专家提醒,防止蚊虫叮咬需在预防上下功夫。首先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防护,及时用干净的水冲洗身体,尤其是在接触洪水或雨水后;尽量减少皮肤与洪水的接触时间,更换潮湿的衣物和鞋袜,用毛巾擦干身体,尤其是指缝、脚趾间等部位;在接触洪水时,穿戴防水手套、雨靴等防护用品,减少皮肤直接接触洪水频率。其次,在蚊虫活动较多的地方活动时,应避免穿深色衣服,且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蚊虫驱避剂,涂抹时注意避开眼睛、嘴巴及皮肤破损处。如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要立即停用。

责任编辑:赵睿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