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23日电 通讯|11年后再访“蛟龙”:科学家眼中的深海探索

新华社记者王聿昊

8月22日,正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迎来老朋友——来自中国香港的海洋生物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

在当日的下潜作业中,邱建文随潜航员赵晟娅、傅文韬,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西北面山脊进行深海生物多样性调查,观察拍摄底栖生物分布情况,采集到冷水珊瑚、玻璃海绵、海蛇尾等20余件代表性生物样品。

11年前,邱建文曾搭乘“蛟龙号”在中国南海参与深潜作业,抵达中国南海1300多米深的冷泉区,观察并采集到贻贝等10余种生物。“那时的‘蛟龙号’还很年轻,功能远不如今天强大。”回忆起2013年6月19日,邱建文记忆犹新,“下潜前,我没有想到这一区域会有如此多生物,水下场景像是沙漠中的绿洲,非常震撼。”

但那次深潜也留下一些遗憾。“当时没能完成对体型较小、走动能力强的生物采样,有的海参不能适应温压变化,到水面时已经化掉。”邱建文说,由于当时对深海的认识比较少,很多生物对于科学家和潜航员来说都是未知,更不要说判定它们的保育价值。

如今再次搭乘“蛟龙号”下潜,邱建文对深海生物有了更多了解。结合“深海一号”船即时勘测的地形地貌资料,以及自己在深海生物多样性、遗传连通性等领域的研究,他清楚即将下潜的海山可能会出现哪些大型生物,哪些生物具有采样和研究价值、哪些已近濒危。他也从“蛟龙号”近日下潜中带回的翔实资料里汲取更多经验,让水下每一分钟都能被充分利用。

此外,邱建文搭乘的“蛟龙号”也经历了全面技术提升。框架结构优化、水下灯光视频系统升级、载人球壳寿命监测……6个大项28个小项的技术升级,让“蛟龙号”具备水下精细探测、目标快速搜索、原位定点取样等更加先进的作业能力。

“除了下潜体验更舒适,我明显感到‘蛟龙号’的全套下潜作业流程都变得更加流程化和专业化。”邱建文说,“蛟龙号”已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下潜的每个环节都在“蛟龙”团队的掌控之中。虽然在水深2000米左右的海山山脊受到较强且持续的底流影响,但主驾潜航员赵晟娅在资深潜航员傅文韬的协助下,始终沉着冷静,顶着底流在海山峭壁高效完成了下潜作业。

船时22日16时许,“蛟龙号”结束约9小时的下潜作业回到水面。仅用10多分钟,“蛟龙号”便在船员、技术保障等团队的密切配合下,返回到其支持母船“深海一号”的后甲板上。

“今天我们看到了小飞象、‘偕老同穴’海绵等水下生物,采集到不同颜色和种类的珊瑚样品。”邱建文和潜航员一起向中外科学家介绍当天的下潜情况。科学家们则根据专业分组和分工,紧锣密鼓地在船上实验室开始样品处理工作。

两小时后,“蛟龙号”搭载的4K摄像机拍摄的水下画面出现在潜器监控中心屏幕上。邱建文带领大家回顾当天的下潜,讲述着屏幕上的一个个“深海精灵”。

和多年前在中国南海的下潜经历一样,这次邱建文也看到了名为“偕老同穴”的海绵生物。据他介绍,这种海绵生物有着玻璃纤维组成的外壳,能够抵御捕食者,中空结构为一对雌雄俪虾提供了居住空间。这对与海绵共生的俪虾帮助海绵清洁体壁,使海绵晶莹剔透。但是随着慢慢长大,俪虾终有一天会困在海绵的复杂结构中无法游出,故名“偕老同穴”。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的深潜是“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首个航次。而今,邱建文在“蛟龙号”首个国际航次中,与来自五大洲的科学家一同探寻西太平洋的深海奥秘。

“得益于中国深海事业的快速发展,我能有机会多次深入海底,在一次次的深海探索中不断加深对海洋生物生态学的认识。期待通过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与各国科学家开展多学科研究,共同解决深海生态保护问题,构建美好的地球家园。”邱建文说。

责任编辑:赵睿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第一观察|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