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新华社西宁9月9日电 题:沪青对口支援14年 教育帮扶点亮高原孩子未来

新华社记者张子琪

大课间铃声响起,孩子们陆续走出教室,打篮球、跳绳、慢跑……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操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目前有800多名学生,约70%的学生来自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牧区。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校长常途说,看到孩子们朝气蓬勃,快乐成长,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果洛州地处青海东南部,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氧含量只有海平面的60%左右。缺乏优秀师资和优质教育资源,曾是长期困扰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

2010年,上海启动对口支援果洛州,教育是重点帮扶领域之一。2017年,沪青两地在相对海拔较低、教育资源聚集的省会西宁,投资1.45亿元,联合创建果洛西宁民族中学。

常途原是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的化学老师。2022年,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队伍中,有7名教师“组团式”支援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常途就是其中之一,担任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校长。

上任第一步,常途便决定提高教师队伍能力水平,“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他积极对接上海大同教育集团,让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成为其成员校,加强对学校管理团队指导、教师团队培训和学校课程建设等;另一方面他鼓励本校教师“走出去”,已有多位骨干教师前往上海名校跟岗研修。

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后,援青化学教师周全带了好几个徒弟。他说,援青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教学示范、师徒带教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发掘、发展自身潜能,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教师们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2023年,学校引入上海资源,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展馆、“百草园”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等,成立了管乐团、空手道队、机器人社团、书法社团……

“今年在老师的带动下,我开始学习编程,原以为是个难以实现的梦,实际操作后发现并没有那么难。”17岁的高二学生赵彬说,学习编程后对理科更感兴趣,未来想学临床医学专业。

“人工智能类的拓展课程,在城市学校普遍,但牧区学校还未普及。”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王辉云说,实验室是上海黄浦区企业出资投建的,设备等投资近50万元。如今,孩子们积极参加省、市中小学机器人比赛,屡次刷新“战绩”,提振了信心,也拓宽了未来就业的选择。

据了解,自2019年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建成招生以来,累计招收1700多名果洛籍学子,学校连续3年高考录取率均为100%,中考成绩在全省也名列前茅。

谈到援青之行,常途说:“如果我们能够点亮一个孩子,那么他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如果我们点亮一群孩子,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家乡。”

责任编辑:赵睿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教育帮扶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相识”接“相知”,“一棒”接“一棒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