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新华社西安9月10日电  题:考古发掘50年 秦兵马俑持续揭示中华文明密码

新华社记者蔡馨逸、张思洁

西安骊山脚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里,9月8日开幕的“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游人如织。见证秦统一度量衡的铜权、栩栩如生的高级铠甲军吏俑、形式繁复的石铠甲等230件(组)精美文物,勾勒出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的生动画卷。

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前后修建了约40年,其体量和规模远超出中国古代历史上任何一座帝王陵墓。1974年,当地农民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碎片,考古人员将这些碎片拼凑出几件秦俑,才让埋藏地下的庞大兵马俑军阵重见天日。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经过50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三个俑坑、出土的2000余件兵马俑组成的秦代军阵清晰展现在世人眼前。铜车马、石甲胄、百戏俑等文物揭示秦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多彩,墙垣、门阙、道路、陵邑等遗存反映了“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园制度的深远影响……

“考古工作明晰了秦始皇陵以封土为中心、围绕封土形成内外城格局以及分布陪葬坑的总体布局特征,以及模拟秦帝国的都邑格局、政治体制、宫廷生活、社会文化、军事制度等内容规划设计理念;数量颇丰、价值极高的出土遗迹遗物,反映了秦统一前后物质文化、科技成就及制度文明。这些对于实证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说。

在展览中,一尊铠甲御手俑身穿齐膝长襦,外披铠甲,下穿长裤,足蹬齐头方口翘尖履,双臂前伸,双手半握拳,拇指略翘起,好像正在执辔驾马。仔细观察,只见它双手残留大片粉色彩绘,双袖彩绘侧呈紫色。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介绍,兵马俑原本通体彩绘,但埋藏地下多年,大部分彩绘已被破坏。出土时,又因环境变化,仅存的颜色也会在短短几分钟内脱落,兵马俑变成了如今人们常见的“灰头土脸”模样。

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文保工作者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彩绘保护办法,并发现在众多色彩中,紫色最为特别。

“它是多种天然矿物质混合后,在上千度的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由人工制备而成,化学名称为硅酸铜钡。”夏寅说,“即使在现代使用具有高度精确控温的设备‘复刻’这种紫色颜料,也需要反复实验,可见秦代科技已经相当发达。”

再将目光眺望至整个兵马俑坑。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的兵马俑坑中,据考古推测埋藏近8000件陶俑、陶马,几乎是一支独立且完整的军队随葬于地下。

“此后,中华民族不同‘族属’建立的王朝的帝陵,陪葬墓中的‘陶俑’、壁画墓中的‘人物像’及‘石像生’等,都直接受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文化传统的影响,从侧面昭示出陵寝文化的传承性。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实证,也是包容性的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说。

影响后世的不只有兵马俑。考古学者发现,秦始皇陵继承了商周陵墓的基本规制,受到了韩、赵、魏、齐、楚、燕等文化的影响,经过吸收、融合、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陵墓形制要素,加剧和完成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由“集中公墓”到“独立陵园”的制度嬗变,证实了秦从王国到帝国重大政治升华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交流、融合、统一的历史趋势。

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考古发掘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在这块土地上,从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到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运营,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成为世界认识中华文明的名片。截至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6亿人次。秦始皇陵文物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城市巡展277个场次,吸引2000万人参观。

“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学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秦始皇陵也是无可比拟的。希望能通过兵马俑和秦始皇陵推动更多国际合作。”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克里斯·戈斯登说。

李岗表示,秦始皇陵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它不仅是中国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持续开展和对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将向世人展现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和灿烂辉煌。

责任编辑:赵睿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赋能乡村振兴 永泰丹云35千伏输变电工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