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小胖墩”让人愁 八成肥胖儿童将成肥胖成人

济南500名超体重中小学生在今年暑假参加为期10天的“魔鬼”训练,通过有氧训练、拓展游戏等方式瘦身。 人民视觉

“小胖墩”看病也扎堆

青少年儿童没有特效的减肥药物,由于小孩的依从性较差,导致肥胖复发率非常高

小林是北京市朝阳区一名小学生,今年8岁,体重超过100斤,妈妈很发愁。“我就爱吃肥肉,不爱运动。”小林说。放学后,同学们都跑跑跳跳地回家,只有小林一个人慢腾腾地走。回到家也不动,写完作业就睡觉。邻居们喊他“小胖”。

时下,“小胖”越来越多,自己家、邻居家、亲戚家、朋友家都有。《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蓝皮书显示,从1985年到2014年的30年间,我国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从0.2%增长到11.1%。

“小胖墩”越来越多,有的甚至需要去医院治疗。“在我近几年的门诊中,几乎一半是儿童肥胖症。”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慧说。有个小男孩看门诊,诊室的门进不去,他爸爸在里面拽,妈妈在外头踹,才把他挤进来。一称体重,磅秤坏了,估计快500斤了。还有的“小胖墩”走路困难,车都塞不进去,只能坐在小推车上,由父母拉着去看病。

潘慧分析,青春期少年超重的原因,大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例如,一日三餐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晚上疯玩,吃夜宵;白天整天睡觉;零食当正餐,爱吃甜、香辣、油炸食品;爱看电视、玩游戏机、暴饮暴食。

“很多人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就可以控制体重,坚持一段时间后,确实有效果,但一松懈就很容易反弹。”潘慧说,青少年儿童肥胖特别容易复发,主要是他们正在生长发育,需要营养成分支撑,因此不能说减肥,只能说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控制体重。“青少年儿童没有特效的减肥药物,只能靠综合行为干预,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着手,由于小孩的依从性较差,导致肥胖复发率非常高。”

14岁初中女生小洁是潘慧的一名患者,身高173厘米,体重136.8公斤。从6岁开始,喜欢上了汉堡、薯条、可乐,从此她的体重每年增加大概15公斤。2013年暑假,她被迫每天坚持锻炼2小时,一个月后体重果然下降了9公斤。但是开学后,小洁以学习忙、没时间为借口,把锻炼计划暂停了,体重又逐渐回升。

肥胖儿童易患“成年病”

80%的肥胖儿童将转为肥胖成人。肥胖孩子的总体智力水平要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胖”并不意味着身体“结实”,反而会增加疾病危险。研究发现,肥胖青少年儿童不仅身体笨重、行动迟缓、活动能力下降,还常伴有平足、膝内弯、下肢弯曲、脊柱和椎间软骨损害等。同时,其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心理都会受到影响。

“小胖墩”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能力差,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导致“成年病”年轻化,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还有性发育障碍,男孩性发育滞后,女孩性发育早熟;耗氧量高,比正常人高出30%—40%,体内氧气“入不敷出”,表现为无精打采、嗜睡、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从而使成绩下降;皮下脂肪过多,影响形体美。

在集体活动中,“小胖墩”往往表现笨拙,成为被嘲笑和取绰号的对象,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卑感和精神压力,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孤僻、不合群,形成被动、退缩的个性,严重者患上“自闭症”。

有研究表明,80%的肥胖儿童将转为肥胖成人。潘慧说:“目前儿童中发生的Ⅱ型糖尿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统计,该院从1982到1995年,儿童Ⅱ型糖尿病的数目增加了10倍,而且目前10至19岁新诊断的糖尿病人中Ⅱ型糖尿病已经占到了33%。肥胖儿童更多表现出抑郁和自卑感,而且肥胖儿童的总体智力水平要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自幼肥胖者比起成年后才发胖的人来说,患有肥胖并发症及死亡的机会都高很多。”

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报告》显示,2014至2015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比2009至2010学年度上升5.6%。此前2013年北京市对肥胖儿童进行的健康评估结果显示,肥胖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30.7%,高血糖检出率为66.6%,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3.2%,脂肪肝检出率为16%,高尿酸检出率为39.7%,部分肥胖学生已经表现出严重的慢性病体征,慢性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肥胖儿童在文艺、体育等方面不能成为同学们崇拜的对象,在青春期不能吸引异性关注,造成深深的自卑。肥胖甚至影响孩子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建立自信。”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

肥胖是一个社会问题

所有的减肥方法,没有一项是全能的,必须综合防治,营造不利于致肥的环境

1999年,世卫组织正式宣布肥胖为一种慢性疾病。肥胖症往往是指因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过多聚积、体重超出正常,而不伴有内分泌病因的单纯性肥胖症。绝大多数儿童肥胖都属于单纯性肥胖,是由生活方式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吃得过多过快、运动量不足、饮食结构有问题。

“直到目前,各国科学家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造成肥胖原因很多,而且比较复杂。我更愿意把肥胖看成一个社会性问题,与营养结构、学业负担都有关。”潘慧说。

范志红认为,一些错误观念阻碍肥胖的控制。很多家长认为胖点没什么不好,说明“娃长得壮实”,尤其是祖父母辈,更是喜欢孩子长得“胖乎乎”的。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的,肥胖的损害已经远远超出家长的想象。即使知道肥胖不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并不清楚食物的营养成分、热量等,或是舍不得断掉孩子吃的“爱好”,导致孩子肥胖。

范志红建议,肥胖青少年儿童应从吃和动两方面着手,随着年龄增长,调整饮食、运动、生活方式,让体重少增一些。“营养过剩是一个伪概念,肥胖儿童也缺营养。肥胖儿童往往是营养不均衡造成的,糖分、油脂吸收过多,但是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所以,从饮食来看,要讲究营养均衡。例如,炒菜少放点油;少吃甜零食、饮料;少吃精米、面;多吃杂粮、不含糖的八宝粥;多吃热量少、纤维多的青菜;不吃油炸、红烧鱼而吃清蒸鱼;不吃炒鸡蛋而吃蛋羹。另外,增加运动量,培养运动爱好,如武术、跆拳道等,并能长期坚持,让孩子肌肉长得好、内脏长得强,提高代谢率。

潘慧将肥胖儿童的营养缺乏称为“隐性饥饿”,不容易让人察觉。“即使偏胖的孩子也应在不影响生长发育前提下,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来改变体内构成,即减少脂肪的含量,增加骨骼、肌肉的构成。除了限制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运动外,胖孩子的食谱要尽量宽一些,粗粮、绿色蔬菜、豆制品、海产品以及干果类都应摄入,同时要保证良好睡眠,因为孩子处于生长期,睡眠中内分泌系统能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促使身体长高,而在长高的过程中可消耗部分能量。”他说。

学业负担重、运动时间少,也影响了青少年体重的控制。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市大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1小时的报告率仅为33.2%。每天坚持带孩子锻炼的家长仅占1.8%。还有学者研究认为,儿童肥胖跟饮食文化、快餐文化、高楼密集型住宅等有关,造成孩子饮食结构不合理、锻炼不足。

据报道,由于儿童肥胖症每年耗费医疗福利数十亿英镑,英国打算对每100毫升含糖分超过5克的饮料征税,含糖量增加税额也随之增加。今年6月,美国费城开始对碳酸饮料、人工含糖饮料征税。比利时、法国、匈牙利以及墨西哥也对含糖饮料进行不同形式的征税。

潘慧认为,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起来也非常棘手。所有的减肥方法,没有一项是全能的,必须综合防治,国家政策、个人干预都需要动起来,营造不利于致肥的环境,才能让“小胖墩”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赖志昌

相关阅读
关键词: 肥胖儿童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严”字当头!校园餐里岂能“捞油水”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