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杨蔚然

“保健品忽悠老年人越来越猖獗,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长沙市老年保健协会会长肖雅珩告诉记者,近期他们了解到,有的老人每月几千元退休金全被保健品推销商忽悠去,有的甚至是终生积蓄都被骗光。保健品推销商的骗局、手段有哪些?是什么原因让阅历丰富的老人丧失判断力、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社区进行采访调查。

案例

5万元买“保健品”,血本无归

家住岳麓区的程娭毑80多岁,老伴90多岁。“楼上楼下的老人都走了,我们能活到八九十岁,就是因为吃了保健品!”程娭毑说。可儿子靳先生不这么认为,他介绍,两年前,母亲花四五千元买保健品,回家吃后,感觉身体不舒服,随后打电话去问,营销人员却不接电话。后来家人报了“110”,民警干预后,对方只答应退几百元,接下来,营销员人去楼空。

靳先生回忆说,前几个月,他回家看母亲,见她提着很多鸡蛋回家,便问怎么回事,母亲说是保健品公司到农家乐搞活动,免费赠送的。随后,又见母亲填了张5万元的汇款单,汇到广州,说是买“玛卡、灵芝”之类的保健品。结果,汇款单一出手,至今杳无音讯,维权无门。

“我母亲买保健品有10多年了,屡买屡上当,那些‘策划公司’趁儿女不在老人身边,常喊老人去听课,带老人去海南等地免费旅游,还赠送床上用品,老人像被洗脑了,买得心服口服。”靳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骗术

公益为名、亲情拉拢、人群定位

记者发现,不少保健品营销企业对于老年人生活的场景非常熟悉,“进社区”是他们常用的营销手段。

利用“听课”营销保健品,是骗术之一。营销公司多以公益健康讲座、免费体检、赠送礼品为噱头,在街头发放传单,邀请老年人参加,最后进行营销。

“打优惠牌、疗效牌。”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用亲情拉拢进行营销,是骗术之二。一个理疗仪上千元,一张按摩椅三四千元,吹嘘腰腿、胳膊疼不需吃任何药就能治好。而宣称可以降血糖、降血压的某“粉剂”,“优惠价”898元,实际上并不具备治疗功效,出厂价只有150元。

营销员进入老人家里,一声声“大爷大妈”,手把手教会老人操作,让寂寞、孤单的老人倍感亲切。在芙蓉区火星社区,78岁的退休教师曾娭毑告诉记者:“我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而他们(营销员)打电话比我孩子还勤,嘘寒问暖的,我不好意思不买呀!”打亲情牌,选取重视健康、有能力、肯花钱的老人进行重点忽悠,是骗术之三。

真相

保健品能治病说法并不科学

“保健品、保健仪器真能治病吗?”记者采访了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一位副教授。他表示,保健品的本质是食品,达不到治病目的,只是辅助作用。

“说保健品能治病并不科学。保健品针对某些亚健康,可起一些调理作用。”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夏苏英教授表示,老年朋友如果想吃保健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先辨清体质,看是否适用,缺啥补啥,不缺不补。好比补药,对症就是好药;不对症甚至对立,补药就变成毒药。保健品不能乱吃,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有效。

对策

子女和社会加强对老年人关爱

中国保健协会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一半以上。调查显示,超过65%的老年人使用过保健品。

“眼下,保健品营销市场乱象丛生,忽悠、诈骗老人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有的甚至造成倾家荡产、人财两空。”肖雅珩介绍,他们了解到的骗局,一般是现场下单付款,之后送货上门,没有交易凭据,以关爱老人的方式进行掩盖。钱到手后,销售人员就逃之夭夭,最终使得老人身心、钱财俱损。

“保健品经销商忽悠老人,都是从心入手。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是杜绝‘保健品大忽悠’最有效的手段。”肖雅珩倡议,希望子女、家庭、社区、单位、政府共同努力,真正把老年人从保健品骗局中“拯救”回来。

责任编辑:肖舒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成立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