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销售专员承认收了老人十几万:

“她一般不说假话,我也过意不去”

南京中生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在大厂的销售点,一直跟张大妈接触的是销售员胡小姐,后来改为孙经理,其间又有梁总介入。然而,随着紫牛新闻记者调查的深入,张大妈花出去的钱终于有了佐证。

其一,张大妈终于想起一件事,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张VIP卡和一张钻石卡。“VIP卡必须消费5万元,钻石卡必须消费15万元以上。”张大妈说。

紫牛新闻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仅张大妈自己记账的“白条”式的款项,就高达近12万元,加上被承认的红单子数据,并没有超过15万元,而她拿到的钻石卡必须消费15万元以上,证明张大妈记账并不完整,如她所言,还有很多“忘记了没有记上”。

其二,紫牛新闻记者以张大妈亲戚的身份联系上了胡小姐。胡小姐说,张大妈购买的次数比较多,金额也比较大,她并没有记账,具体也不清楚。不过,她承认张大妈从她手上购买了十几万元的产品。“将近一年的样子,大概是十几万元,我也记不清楚,她(指张大妈)一般不说假话,她说有十几万就有十几万,我也有点过意不去。”胡小姐在电话里向记者说,有些确实没有给票据,已上交给公司了。而且有些货张大妈确实没有取,因为后来由孙经理负责,她就不太清楚了。

其三,记者联系了大厂店的孙经理。孙经理告诉记者,他已从南京中生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离职了。“具体的业务是当时公司交接给我的,她在我这里也买了好几万元。”孙经理称,张大妈确实在他这里买了很多,但拿不拿货还是由服务专员胡小姐负责,只有胡小姐最清楚。

至于当初收了钱为什么没有给单子?孙经理在电话里说,“其实都开了,我建议你去找小胡。”孙经理再一次证实,张大妈的钻石卡必须得消费15万元以上,而他今年3月份到深圳前,已将张大妈的单子交给公司或者小胡了。

“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法律上面的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孙经理说,2016年他负责大厂店时,张大妈确实购买了十几万元的产品,所有的钱都给公司了,他没有拿到一分钱。而对于张大妈没有单子而公司不承认一事,自己也没有办法,只能让张大妈找公司了。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已处理好”

但大妈说,对方逼着自己取消投诉

12月20日10点多,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南京最繁华地段之一——长江路188号德基大厦30楼的南京中生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很多老年人不断赶来,业务十分繁忙。

记者表明身份后,该公司的支经理和田经理出面接待。

很显然,田经理对张大妈很熟悉,她对紫牛新闻记者称,12月19日公司已派人跟张大妈接洽,事情已处理好了,后期过来拿钱就行了。田经理拿出一个处理意见,上面确实有张大妈的签字“接受上述处理意见”,但内容只是标明退货,至于退多少货退多少钱,都没有写。

“单子都拿过来了,我们已处理好了。”田经理说,她并不清楚要退多少钱,反正是单子拿回来了。对于记者所称的张大妈很多单子被公司收走一事,田经理改口称,张大妈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一步步地核查。

当紫牛新闻记者提出采访服务专员胡小姐时,田经理称人在大厂一时赶不过来,记者点出大厂店已关掉,她又称胡小姐是否在公司自己不知道。

此外,对于张大妈的钻石卡,田经理称消费5万元就能办,不过现在已停办。但当记者问她是否可以对这句话负责时,田经理不再接话。此外,当记者提出查看张大妈在“中生联合”购买保健品的会计记录时,也未获得许可。

事实上,紫牛新闻记者已经接到张大妈的电话,她称:“中生联合来了两个人,一个姓杨一个姓孙,逼着我打电话取消投诉,说如果不取消,就不处理了,随便我怎么投诉。”张大妈说对方就守在电话旁,她没有办法,就打了电话取消向市政热线12345的投诉,还在一张白纸上签了字,三张红单子也被对方拿走了,说是办理退钱。

“就退我不到两万块钱,我怎么办啊?”张大妈焦急地问记者。

业内揭秘

邀请老年人上课忽悠,不断“薅羊毛”

“都是到他们店里,跟我和老头说能活120岁。老头还相信,他当领导的,也没时间到医院挂水看病,就相信这个保健品,吃了十七八年,不起作用,最后把命吃没了。”张大妈说,自己也吃这个保健品,结果呢,一点作用没有,最后也就没吃了。

张大妈说,他们(指中生联合的销售人员)上门推销,讲这个对老年人好,喊到店里去,是什么仪器,让她吐一口唾沫,然后用手按,变红了,就说她脑子有毛病,要治。还说他们有个老客户,有次在家做饭直接就晕倒了。“这个讲了我不就害怕了吗?现在我一个人,要是倒在家里不就完蛋了吗?”张大妈说,那个机器是真的假的,她也搞不清楚,就买了。

“现在一些保健品公司,就是不断地通过邀请老年人听课,吹嘘产品如何如何好,诱导老年人购买。”一位曾在保健品行业干过多年,现已退出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他代理过多种保健品,惯用的招数就是召集老年人开会,发礼品,推动一波波的销售。

然后,再在购买多的消费者身上继续“薅羊毛”,这些人的购买力强,有时吃不完就存在公司,有活动有优惠又继续忽悠他们购买,基本上就是打“白条”,有时连条子都不打,让业务员自己记录,更不要说什么开发票了。

“说实在的,有的老年人购买太多,子女反对,他们就瞒着,有的老人过世了还有货存在公司,家人也不知情,最终不了了之。”这位知情人士说,保健品行业就是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推一个新品,更新换代很快,销售压力也大,不断压货,给销售员加压力,传递下去,倒霉的就是这些老年人。

至于这些保健品的功效,他坦承,随着技术的进步,不能说一点用都没有,但吃多了吃杂了,也并非是好事。销售员也不管面对的老年人的体质差别,所有的保健品都一律推荐。“确实,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督。”

律师观点

这种销售模式,法律上并未禁止

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陈令霞律师告诉记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除了对保健品定位、名称及广告宣传进行严格限制外,意见稿也要求相关部门要强化保健食品的日常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经营和商业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事实上,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保健品行业有着较为严格的规范,尤其在保健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上,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保健产品的审批许可都较为严格。

但陈令霞律师称,我国法律对“会销”(通过召集消费者开会或上课的形式推销保健品)这种模式,目前并没有明令禁止。对此应当加大监管力度,例如举行相关会议、讲座需要在食药监部门备案并提交相关证件,一旦出现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的宣传,要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行业协会也应当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对违规企业进行黑名单公示等,让消费者有更直观的认识。

陈律师告诉记者,本案中,张大妈可向食药监局或者工商部门进行举报,请求主管部门对该企业进行检查,同时,也可向公安部门报警,寻求公安的帮助,通过对该企业涉嫌违规行为的彻查和取证,为日后法律维权做好证据的搜集。

对于老年人购买大量保健品,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杨润华主任表示,并不是保健品吃得越多越好,而是应该针对自己的体质进行部分的补充,且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而老年人最好的保健是多运动,多锻炼,身体不适应及时到医院作检查,并对症就诊,切忌一切都用保健品来解决。

责任编辑:肖舒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沈海高速部分路段25日起至年底禁行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