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云南普洱的脱贫实践:用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图为竹塘乡林下三七有机种植项目航拍图。刘冉阳 摄

一面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一面是“边”、“少”、“穷”……正在建设首个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云南省普洱市,尝试破解的素质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三统筹”脱贫难题,大概是中国脱贫攻坚战中最需要智取的“硬骨头”。当地也正试图借助科技的力量,撬起“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天平。

云南普洱的脱贫实践:用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图为拉祜村民在林下三七有机种植示范地搭建防雨棚。 刘冉阳 摄

从不停歇的脱贫脚步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普洱市,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分布着16个自然保护区,生长着5600多种高等植物、1500多种动物,森林覆盖率达68.83%,素有“天然氧吧”“绿海明珠”“林中之城”的美誉,也被称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和“中国咖啡之都”。

2013年6月,中国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普洱建设首个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并给予17条支持政策,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探路。

但与此同时,普洱市也面临大面积的深度贫困及贫情特殊等问题:全市10个县(区)均为滇西边境片区县,其中9个县为贫困县;截至目前,该市仍有贫困人口26.72万人,占云南全省贫困人口的约8%;其中,深度贫困人口达18.0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近七成;20.62万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0.94万“直过民族”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更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不过,如果把普洱放到百年的历史坐标下,会发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策关怀,到改革开放后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如今的精准扶贫,普洱的脱贫脚步从未停歇,当地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当地拉祜族为例,作为从原始社会直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他们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走出密林,摆脱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丛林生活。如今,他们大多已掌握基本的农耕技术,住上砖瓦安居房。不少人还开始外出务工,有了自己的产业。

但千年一瞬的巨变下,“直过民族”的发展仍在路上。

“普洱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1年。部分少数民族村寨,直到如今都还有不少文盲,相当一部分人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见到生人就很胆怯,也不敢尝试新事物。因为游耕惯了,也缺乏田间管理的概念。”中共普洱市委书记卫星直言,“直过民族”脱贫,并非一蹴而就,还得久久为功,长期不懈地扎实推进。

云南普洱的脱贫实践:用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图为普洱市墨江县茶山航拍图。 刘冉阳 摄

拉祜山寨的“科技奇遇”

2015年,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普洱市瞄准“基础设施短板”“产业发展短板”“思想意识短板”“民生领域短板”等关键问题,在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保障性扶贫、提高内生动力、整合工作力量、抓好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变“单纯输血”为“全面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同时,作为中国首块“绿色经济试验示范田”,普洱也试图立足自身实际,探索一条“绿色+科技”的精准脱贫路。

5月的中缅边境,雨水和阳光一样充沛。全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澜沧县竹塘乡的思茅松林里,一垄垄有机三七正在松针层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为防止过多雨水影响三七生长,拉祜族村民们正在中国工程院专家的带领下,搭建“人”字型雨棚。

“这是仿野生的林下三七,控水、施肥和防虫,全用绿色有机的方式实现。每公斤预计至少可以卖到1000-2000元。除了三七,我们这里还有上过‘全国两会’的明星马铃薯!”来自大塘子村的拉祜族姑娘李娜努自豪地介绍。她说,“你能想到三年前,我们都还只会撒把苞谷种子靠天吃饭吗?”

连李娜努都觉得恍惚的变化,出现在2016年后。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随后,该院在竹塘乡蒿枝坝设立“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以朱有勇为代表的众多院士专家,将前沿的科技带到这里,让包括蒿枝坝、大塘子在内的众多拉祜山寨,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变化——

村里种出其他地区很少能种出、亩产数千公斤的冬季马铃薯,成为“全国两会”上的明星农产品;思茅松人工林下原生态有机种植将三七放归山林,预计每亩比以前增收5-15万元,实现不砍树也能脱贫致富……科技的力量,正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也改变村民的思想。

“只有依靠知识和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李娜努已经参加3期“院士指导班”,除了种植冬季马铃薯,她还和丈夫一起试种2亩林下三七。她说,“特别骄傲成为院士的学生,也无比喜欢这种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的感觉”。

用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事实上,竹塘乡拉祜村寨的变化,只是当地科技扶贫的一个缩影。

中共澜沧县委副书记冯俞竣介绍,该县在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劳动者素质、市场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强化科技引领,打造茶叶、咖啡、核桃、冬季马铃薯、林下有机三七等一系列绿色产业,改变过去的局面。三年来,该县贫困人口从16.67万人减少到12.0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1.17%下降到29.33%。其中,2017年实现3个贫困乡退出,16个贫困村出列,减贫2.43万人。

“昔日,我们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如今,科技的力量正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冯俞竣感慨。

更让他欣慰的是,科技的力量,让当地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从“看热闹”到“紧相随”的转变。如今,大家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普遍增强。预计到2020年,科技扶贫将带动澜沧县以“直过民族”为主的2.8万户以上贫困户、9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中共普洱市委副书记陆平在澜沧调研科技扶贫工作后曾表示,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发展这个要务,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让贫困民众通过科技手段早日脱贫、稳定脱贫,努力打造边疆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的示范样板。

“当最前沿的科技,与边境、贫困、‘直过民族’及优良的资源禀赋等元素相碰撞,就会悄然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卫星看来,科技扶贫最能有效提升扶贫含金量。不仅能实现科学价值在扶贫领域的转化,让当地民众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现代文明的曙光,还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生态保护和开发的统一。

卫星说,山清水秀、天蓝景美的普洱,想要在素质性贫困、条件性贫困、结构性贫困和产业发展落后并存的情况下“弯道超车”,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急需借助高科技的有力支撑,更高质量地发挥绿水青山的效应。

据悉,近年来,普洱市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以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总平台,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产业基地,加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智能产业四大新型产业的“4+4”产业集群;并把科技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头戏,聘请29名院士为政府科技顾问,建立11个院士工作站、6个专家工作站,相继实施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冬早蔬菜等一大批科技扶贫“试验田”项目,收获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普洱全市GDP实现624.6亿元,增长10.5%,分别高于全国、云南省3.6、1.0个百分点;全市实现15个贫困乡镇、128个贫困村出列,净脱贫9.12万人。

“脱贫攻坚,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决战,只有以创造历史的坚毅才能攻坚,只有以继承历史的奉献才能打赢。”卫星表示,普洱作为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地区,探索走出一条科技扶贫的路子,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国际影响。脱贫的目的,也并非实现收入的简单变化,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方向,精气神才是最大的财富。

下一步,普洱市还将总结推广澜沧科技扶贫的经验,立足全市山区面积占98.3%的实际,让科技支撑产业,推动普洱绿色发展;同时巩固成就,加大教育扶贫与产业扶贫力度,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颁发第二批古厝不动产权证 涉及上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