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购剁手”频率的升高和共享模式的普遍,人们买来用不到的东西有了新去处——二手闲置物品交易网站。把想出售的东西挂上网,感兴趣的人自然上门,个人对个人的交易轻松便捷。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二手交易市场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在线二手交易用户规模达0.76亿人,增长率达55.1%,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超过1亿人。
但与此同时,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上的诈骗新闻也层出不穷,稍微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维权艰难等问题屡见不鲜。二手交易平台怎么了?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买卖?
鱼龙混杂,买卖双方都苦恼
“二手闲置物品的在线交易问题确实不少。”10月2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副教授吴沈括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逐一分析了在线二手交易中的问题。
吴沈括表示,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以次充好,平台上的次品假货严重扰乱市场。加上网络二手交易中很多卖家有“不允许退换”的要求,如果货品本身价值不高、数量不大,买家收到货通常也就自认倒霉了。“在线二手交易缺乏保障,个人卖家无法对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供保障。”吴沈括说,这给网络二手交易中的买家增加了购物风险。
“卖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吴沈括表示,有些买家会在货物到手之后再砍价,甚至谎称是假货而强行退货,缺乏经验、没有提前准备验真凭证的卖家,很容易财货两失。另外,还有买家调包退货的情况,更会使卖家蒙受不白损失。
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之所以沦为滋生诈骗的温床,在吴沈括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信息不对称,相比于买家,产品卖家对产品的质量情况拥有更多信息,这为交易中不良卖家欺诈买家提供了便利。其次是信用惩罚机制缺失,买卖双方违约成本低,诚信交易极大程度依赖双方的自律,这也使得缺乏诚信的交易者有空子可钻。
此外,目前二手交易并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上的二手交易更是存在维权难的问题,因此诈骗扎堆。搜索网络二手交易平台欺诈的相关新闻,会发现很多纠纷并不是对等地发生在买卖双方之间,而是发生在普通买家和“专业卖家”之间。比如二手交易平台里潜藏着大量倒卖票务的“黄牛”,他们哄抬价格甚至兜售假票,等买家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
多管齐下,对欺诈形成震慑
吴沈括表示,对网络二手交易平台的交易进行规范化、透明化的监管,可以结合使用一些现有的技术手段。“平台将用户的数据与芝麻信用、支付宝、淘宝、微博等账号关联对接,可以实时呈现用户的征信数据。各平台的联动会对平台上潜在的欺诈行为形成震慑。”吴沈括说,不少二手交易平台已经开始提供商品鉴定评估服务,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解决交易中的货品真假争议。而且,现在很多平台增加了实名认证环节,能对用户进行身份证和人脸识别的双重认证,这些措施都非常有利于规范买卖双方的行为。
不过,不断涌现的真假纠纷、恶意退货、吞吃押金等问题,说明目前的监管还有疏漏之处。对此,吴沈括强调:“最重要的是相关立法的完善,比如需要制定《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使网络二手交易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网络二手交易平台的诞生,满足了不少人出售闲置物品,让自己“断舍离”的东西得到再利用愿望,也为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打开了一扇门。有时候,东西买错了买多了,借助网络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转让出去,不失为一颗有效的“后悔药”,但专家表示,要想这颗“药”更有效、不添堵,买卖双方都需要提高维权意识,在交易中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手交易平台也应该有意识地进一步健全信用体系,完善买卖双方信用评价体系,例如公布双方诚信度,为其他交易对象提供参考;对买卖双方进行实名认证,提高买卖双方准入门槛,将违规记录计入档案等。二手交易平台还可以设立独立于买卖双方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对商品进行质量评估;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帮助化解信用危机。”吴沈括建议,“除了现有的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违法者的惩处力度;完善相关线上交易平台立法,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法媒:沙特飞行学员枪杀美国海军后 美军基地所在地网络遭黑客攻击2019-12-12
- 滴滴出行接入第三方服务商“如祺出行” 本月底前广州用户将逐步使用2019-08-20
- 漳州市委网信办举办“e心向党 守正创新”素能提升培训班2019-08-04
-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
转发周知!疫情防控期间 这些行为都是诈骗2020-02-2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