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4月21日,此时,在河北邢台市柏乡县,夏雪利夫妻正在居家隔离中,这是他们离开武汉的第10天。

3月7日,他们接收到援汉医务志愿者的工作证明,驱车900多公里,从家乡驱车援助武汉。在汉的34天,妻子王树亚在隔离点看护患者,丈夫夏雪利每日到老旧社区病人家中做消杀,或运送医疗物资和药品。他们说:“只想成为抗疫万里长城中的一砖一瓦,为湖北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段记忆此生不悔。”

 

 

多次申请 一定要来援汉

3月7日,凌晨1点多,夏雪利和王树亚终于收到梦寐以求的“来汉通行证”。原来,二人报名成为了武汉市江汉区卫健局的卫生志愿者。为此,他们已经为来汉尝试了近一个月,多次报名,试图寻找武汉的接收单位。

“父亲是一位老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虽然很担心我们的安危,但在国家大义面前,孰轻孰重,他们很理解。”丈夫夏雪利回忆。

由于通行证只在7日前有效,7日清晨,他们完成向当地相关单位的报备及体检后,将家中的儿女托付给老人后。11点,准备离开家,动身奔赴武汉。面对恋恋不舍哭泣的孩子,妻子王树亚也差点要哭出来。“我们万一回不来呢。”但是她还是毅然推门离开。

王树亚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护士,曾多次跟医院申请参与援鄂医疗队,但因单位考虑到其家中老人和小孩的情况,一直没有批准。

王树亚回忆:“那段时间因为疫情,我们大部分时间在家休息。与其这样干坐着,还是希望能为湖北、武汉贡献一份力量。”得知妻子的想法,丈夫夏雪利表示,自己是退伍军人,与其在家里等待担心,不如去跟妻子并肩作战。

 

王树亚开始在康复隔离点负责出院患者的医学观察

驱车800多公里 来汉当志愿者

800多公里的来汉路上,几乎没什么车。半路上,他们还捎带两位从河南、山东来支援武汉的志愿者。7日晚上接近凌晨,终于进入了武汉。

3月9日起,王树亚开始在康复隔离点负责出院患者的医学观察,每天要测体温、采集咽拭子检测核酸。3月份,随着疫情好转,每日出院人数与日俱增。虽然工作量很大,但她回忆,武汉市民很体贴,有时敲开门遇到患者忘记带口罩。患者都会马上说“对不起”,并立刻带上。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你们是武汉的恩人。”

对于妻子的工作,夏雪利特别担心。“尤其是采集咽拭子的时候,患者可能因为种种不适,随时咳嗽。”他说,但是妻子每次都故作轻松的只说两个字,放心。

王树亚告诉记者,截至4月7日,她在隔离点接受了出入院患者517人,转送病人361位,采集核酸1308人次,发放中药2000余袋。

一方面为妻子担心,另外一方面夏雪利的工作也并不轻松。他每天平均要到10—15户患者家中做消杀。其中不少户位于老旧小区,没有电梯,穿着厚实的防护服、背着重达40斤的消毒水,半天下来衣服总是全都湿透。

完成消杀后,他还常常自驾车往返于江汉区卫健局、各医疗中心和各隔离点之间,运送医疗物资和药品。“从前没有来过武汉,现在跑的多,对江汉区的路比较熟悉了。”夏雪利说。

 

夏雪利每日到老旧社区病人家中做消杀,完成消杀后身上都汗湿了

奋战34天后 凌晨4点悄悄离汉

4月8日,武汉按下“重启键”。对于夏雪利夫妻来说,他们的志愿者工作也将画上句号。

临走前一天,4月10日,他们与其他援汉志愿者相约,去看看黄鹤楼、走走武汉长江大桥。“在黄鹤楼景区,大家知道我们是援汉志愿者,都不收门票。让我们进去参观。”夏雪利说,感觉挺温暖的。在长江大桥上,背对着城市的灯火璀璨,看着这座“崭新”城市,夫妻俩留照纪念。

王树亚回忆,离开武汉时,当时望着这座城市,想起这34天的感动和温暖,泪水打湿了眼眶。“有激动!有喜悦!还有振奋!想起家人和孩子,又有点酸楚。”王树亚说,武汉是一座美丽而英雄的城市,多年后回想现在,我一定还会微笑和落泪。

4月11日凌晨4点,夫妻俩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没有鲜花,没有送别,亦如他们来汉的那一天,一切静悄悄。身后愈来愈远的武汉,即将迎来黎明。

“选择凌晨离开,只是为了能尽早回到家乡,赶在当日能去指定医院做检测。”夏雪利向记者解释。下午3点,夫妻俩抵达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经过3天两次的核酸检测,开始了居家隔离的生活。回到家的夫妻俩,马上迎来了新的紧急任务——“这一个多月,家中俩孩子的学习直线下降,得抓紧督促了。”夏雪利说。

责任编辑:林晗枝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上空铺满了绝美晚霞,你看到了吗?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