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将一款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销售给牛奶过敏儿童,虚假宣传特殊功能,涉嫌消费欺诈,导致多名儿童患病。特医奶粉乱象何来?

特医奶粉乱象何来引热议 特医奶粉是什么和普通奶粉有什么不同

婴儿真的是牛奶过敏?

本次事件的起因是部分婴幼儿被当地医院诊断为牛奶过敏,所以需要使用特医奶粉作为牛奶的替代性食物。然而,这些婴幼儿是否真的对牛奶过敏?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追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薇表示,食物过敏在国际上有严格的诊断流程,所以做出食物过敏的诊断应当十分慎重,检测过敏原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仅根据过敏原检测阳性,并不能诊断食物过敏。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是食物激发试验,但国内能进行标准的食物激发试验的医疗机构很少。目前国内对食物过敏的诊断较为混乱,市面上部分检测过敏原试剂的敏感度也存在问题。

她介绍说,临床上,食物不耐受等不属于过敏原检测的检查项目也被列入过敏原检查,且部分检查费用十分昂贵。这也导致了目前国内对食物过敏确诊的扩大化,湿疹、腹泻、便血、咳喘等症状都可能被归结为食物过敏。事实上即使用食物激发试验查出阳性过敏原,也未必能下诊断。因为一些人的结果是阳性,但并不一定过敏。

周薇指出,氨基酸特医奶粉不具有治疗作用,只起到饮食替代作用。氨基酸奶粉只针对牛奶蛋白过敏。但是儿童过敏并非只有牛奶过敏,在一周岁以上的儿童中,也可能存在鸡蛋过敏和豆类过敏等植物蛋白过敏。如果涉事的婴幼儿确实存在牛奶过敏,且倍氨敏使用从牛奶中提取的氨基酸,那就可能出现微量蛋白,对于过敏较为严重的婴幼儿,食用倍氨敏仍会造成过敏反应。

周薇介绍称,市面上的特医奶粉中大部分为进口品牌,这些品牌推出相关产品较早,技术较为成熟,且已通过临床试验和国家相关标准的审评。她不建议选择市面上未通过临床试验的蛋白粉,来喂食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

据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良录介绍,一般来说,牛奶过敏的常见类型主要有两类,最常见的一类会引起皮炎、湿疹等症状;另一类则是典型的一型变态反应,会引起全身严重过敏。王良录也表示,食物过敏的诊断较为复杂,不能仅凭过敏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依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科技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大头娃娃”是缺乏蛋白质、营养不良引起的;而佝偻病则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和钙造成的。所以要确定本次事件中婴幼儿所出现的“大头娃娃”、佝偻病等症状与倍氨敏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孩子此前的整体膳食结构和记录。只有了解具体的膳食种类和摄入量,才能做出科学评判。

特医奶粉市场有空白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依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注册,生产企业也应取得相应的特医食品生产许可。中国曾在2010年和2013年先后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两套国家标准。2012年后,国内有多家乳企已具备生产特医奶粉的技术能力、生产条件,但一直没有获得相应资质。其原因是相关生产许可审核细则和临床试验规范等配套标准继续缺失,造成国内乳企仍无法进行特医奶粉的生产。

直到2019年2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正式发布,国内才有乳企开始生产特医奶粉。

宋亮指出,近年来特医奶粉刚需群体扩大,因其可以满足早产儿、体重偏轻的婴儿及过敏婴幼儿的需求。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于特医奶粉了解增多,市场开始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中国特医食品的市场规模在20~40亿元。特医奶粉的受众面虽然较窄,但毛利润很高。但国产特医奶粉在市面上仍比较少见,消费者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这就给了很多不法商家可乘之机。他们通过生产蛋白固体饮料,绕开婴儿配方奶粉和特医奶粉的相关监管,但实际上的产品定位和目标群体仍是特医奶粉及其刚需人群。

据宋亮介绍,四五线城市、县城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特医奶粉认识度不高,企业推广的成本较高。因此,生产特医奶粉的乳企一般将一二线城市和部分三线城市作为市场战略重点,这也就造成了在四五线城市、县城和农村地区特医奶粉较难获得,正规乳企不能满足上述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不法商贩进行夸大或误导式宣传,在市场上销售蛋白固体饮料,欺骗消费者。

责任编辑:林晗枝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