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今天凌晨从海拔8300米突击营地,向世界之巅进发!此刻,@央视新闻开启独家5G直播,邀请登山家夏伯渝、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李国鹏、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等,一起见证冲顶时刻!
人民日报记者在珠峰大本营现场报道:北京时间5月27日凌晨2:00许,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宣布正式开始冲顶。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为: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他们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预计5月27日上午登上珠峰峰顶。
4月30日下午, 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5月6日珠峰测量登山队一行35名队员,由大本营第一次尝试向峰顶进发。历经磨难,今天凌晨2:10终于开始正式冲顶了。
5月25日,队员从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出发,行进至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时风力变大。大风迫使队员们无法正常攀登,只能趴在路线上慢慢前进。5月26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最新”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从海拔7790米的C2营地出发,顺利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二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三是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四是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五是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
延伸阅读:
2020珠峰冲顶测量开启,专家解读为何一定要人登顶测量
新华社电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出发仪式6日在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30多名队员当日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出发,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队员们力争抓住近日的好天气窗口,择日登顶测量。如果成功,这将是我国专业测绘人员首次登顶珠峰测高。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介绍,此次测量登山队由专业登山运动员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的测绘人员构成。他们将携带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重力仪、雪深雷达、气象测量仪器和觇标到达顶峰进行测量作业。
王勇峰说,测量登山队从今年1月12日起在北京开始集训。4月5日,测量登山队抵达珠峰大本营,进行高海拔适应性拉练,最高曾抵达海拔7400米高度;期间,他们接受了体能、技术、登山理论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在珠峰大本营期间,他们还对顶峰测量仪器的使用进行了训练。
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了此次珠峰高程测量任务能够按计划进行,今年将力争实现测绘队员与登山队员首次一同登顶的目标。
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测量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定要人登顶测量吗?
攀登珠峰要克服一系列天气、地理地势和个人身体反应的困难,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任务。为珠峰“量身高”为什么一定要人登顶测量?是否可以用无人机或机器人代替?相关测绘专家向记者表示,人,尤其是专业测绘队员登顶,可使测量数据更可靠、更具说服力。而目前的技术手段尚无法确保测量型无人机或机器人在峰顶作业。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副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副总指挥张庆涛说,早期进行的珠峰测绘多无人登顶,传统的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偏差。
现在,珠峰高程测量已实现了由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到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转变。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在这种背景下,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有助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多种测量技术更准确地获得数据。
据了解,2020珠峰高程测量将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技术。其中,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气象测量和觇标等仪器都需要人携带至顶峰。
李国鹏还表示,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尚无法在峰顶飞行,也尚无机器人顶峰作业经历。“不过,这在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责任编辑:陈锦娜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巅峰景致 珠峰日夜2020-05-14
- 2019年珠峰中国一侧登山季结束 241人登顶2人获救2人死亡2019-06-03
- 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始末原因揭秘 亲历者讲述更多事发细节2019-06-02
-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
建议建立未成年人收养举报通道怎么回事?谁建2020-05-27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