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今年的5月8日至6月7日,是器官捐献志愿服务月。一头是死亡,一头是重生,人们把器官捐献协调员形象的称之为生死“摆渡人”。

四川人民医院的薛瑾,是一名90后器官捐献协调员。8年间,她成功协调完成器官捐献300多例,让1500多名患者和家庭重获新生。

对于薛瑾来说,每一个打出去的电话,都可能是救人性命的电话。记者采访时,薛瑾正在和南充的一位病人家属沟通器官捐献,病人家属因为忙于应付交通事故纠纷,对于手术时间还很犹豫。薛瑾和医护团队决定立即出发赶到南充,一边沟通一边等待。

“昨天的肝移植病人,整个人又黑又瘦,整个眼睛都凸出来,就是黄到发黑的黑。他如果等不到一个肝源的话,他可能这个星期人就走了。但凡有一个小三阳的肝源,哪怕是乙肝大三阳的,他接受了,大不了他就治疗这个肝炎,都比他命要长。所以你们这个行为是在救人的性命,真的是在救命的行为。”薛瑾说道。经过一番谈话后,这家人最终做出器官捐献的决定。

为了保证器官质量,薛瑾和医护团队连夜赶回成都,准备受体手术。到达成都,已是次日早6点。当天两名供体共捐献8个器官,8台移植手术同时进行,8名患者的人生得以重启。

5年前,田艳冰的女儿,年仅16岁的李屹霖,因肾脏衰竭,在薛瑾的协调下,接受了一个意外身亡的10岁孩子的肾脏移植。“一周安好。” 5年来每个周一早上,薛瑾都能收到田艳冰发来的消息。既是报告女儿移植后的状况,也是向所有医护人员表达问候。

8年来,薛瑾成功协调完成器官捐献300多例,让1500多名患者和家庭重获新生。 据央视

责任编辑:陈锦娜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关键词: 生死摆渡人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上空铺满了绝美晚霞,你看到了吗?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