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长江日报-长江网8月3日讯(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高翔)刚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年薪201万元!何方牛人?

8月3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今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张霁和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去年该校也有一位博士生左鹏飞进入“天才少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年薪分为三档,其中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任正非曾在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及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华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资都是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的,共有三档,最高年薪达201万元。

目前,全球仅四人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分别是钟钊(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秦通(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方向)、左鹏飞(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张霁(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七轮严苛筛选

武汉博士拿到华为201万年薪

刚走出校门就拿到201万年薪,他怎么这么牛?

张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本人供图)

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历7轮左右的筛选:简历初筛、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在这每一环节中,都会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因此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阻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

张霁,湖北通山人,他是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接触到华为的。8月3日晚8时许,张霁告诉记者,自己是今年5月底入职华为的,华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华为最为看重的。当然,科研能力也是华为特别看重的,论文、专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体现,但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

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offer的张霁,认为自己是一个努力型选手,既然选择远方,便风雨兼程。

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张霁内心却很平静,“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要除去天才少年光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说,自己现在肩上责任和压力更大,要快速融入这个团队,不仅要把领导分配的事情做好,更要去思考今后该如何做好工作,不负众望。

分析好坏

爸妈不帮助做最后决定

本科期间,1993年出生的张霁各门成绩一直在院系名列前茅,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成为老师与同学眼中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

张霁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影响特别大,“爸妈特别尊重我的选择,让我长大后成为了有主见的人”。

“爸爸妈妈全力支持我,经常鼓励引导我。”不过,如果张霁需要买一个什么东西,爸爸不会一下子让他轻易得到,“比如,有个东西100元,爸爸总会让我去赚5元,另外95元则是他来出”。  

在张霁眼里,从懂事起,爸爸妈妈一般不给自己做决定,每当要做一个重大决策时,爸爸都会分析这个决策的好坏,好在哪里,不利的在哪里,然后由自己决定。“这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直影响到现在”。

潜心学习

选择华中大不断成长

刚走出校门就拿到201万年薪,他怎么这么牛?

张霁在美国弗洛里达州迪士尼乐园。(本人供图)

读研读博是张霁初进校园时就认定的目标。他对待学习没有拖延症,喜欢做好计划按部就班,因为这样常常让他事半功倍。

“有志者,事竟成”,张霁刻苦学习,精心准备,终于在2016年成为一名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继续深造。

张霁说,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中,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都给予了他非常大的支持和关怀。课题组为他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和氛围,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包括出国参加各种会议,参加各种研讨会等。

在张霁刚进实验室时,导师周可刚好和腾讯成立联合实验室,不久就把他派到腾讯实习。实习期间,张霁获得国内国际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得腾讯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

2019年10月,张霁出国,在美国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访问了半年。  

第一次论文投寄

被杂志社拒绝六次

“我很感激导师周可老师,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张霁说,导师周可带的学生比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遇到课题,周可老师都会让张霁说出想法,“好在哪里?坏在哪里?”

“导师对我这一点,与我父母做法很相似。”张霁说,这样就让自己越来越有主见,做一件什么事,提前分析,最后做决定:“这其实也是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上,张霁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学生。每次拿到课题后,他都要很花一段时间在外面调研,仔细分析思考。“我的原则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磨刀不误砍柴工。”张霁说,对课题进行全面调研后,然后和同学、朋友分享,在碰撞中又相互点评,“一些思想的火花,就在触碰中点燃。”

“一定要敢想,连想都不敢想,那不会触发灵感。”张霁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就是在博士生一年级上学期时投寄出去的,当时被杂志拒绝。“不要轻易放弃。”张霁说,杂志社老师一遍遍提修改建议,周可老师也鼓励他,“继续修改,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在被拒绝六次后,第七次,张霁的第一篇论文得以发表。“你会从一次次失败中找出问题所在,继续坚持,这就是收获。”张霁说,第一次论文发表经历,让自己受益匪浅。

科研也一样,它比工程更需要一双慧眼,要看得长远;科研很容易失败,但贵在坚持。

放弃光环

做一个普通人做有意义的事

刚走出校门就拿到201万年薪,他怎么这么牛?

2019年,张霁(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国际会议并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合影。(本人供图)

张霁的努力,也让他的工作水到渠成。

由于科研项目比较多,张霁基本上没有刻意去找工作,甚至没有主动投递简历,都是企业或者高校联系他。

除了华为,他还拿到腾讯、IBM、阿里巴巴、深信服以及两个初创公司的offer,其中最高年薪超过360万人民币。选择华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在很多他了解到的公司是很难具备的,但是华为可以做到。

“对我目前来说,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加入华为,也是希望自己能够为华为做出一点贡献,所以我也呼吁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华为,帮助华为渡过难关,让世界刮目相看。”他坦言,自己近期目标,是把项目做好。远期目标,是发光发热,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把工作做得更好,“要沉下心,一步步来。”

目前,在华为上海研究所工作的张霁说,上一届学长左鹏飞是去年入选华为的“天才少年”,也是自己的榜样。两人互相加了微信,也经常交流,因为平时都在各自忙碌,即使在学校时,导师不一样,研究的方向也不一样,彼此并没见过面。今年8月2日,两人在深圳参加一个活动,才第一次见面。  

张霁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同学姚婷,这次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并已签约。姚婷可能要等到8月份前来华为报到。

张霁说,自己也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以自己的体会,就是首先要对自己的选择做一个规划,然后一定要坚持,要有信心,不要轻易放弃。另外,取得成绩后,要戒骄戒躁,沉下心来,盯紧下一个目标,每个阶段都要提升,要持续学习,让自己持续进步。

“立志报国,负重砥砺前行,书写无悔青春。”张霁说,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要用努力换来“雨霁风晴”,“在未来,只要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

【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和姚婷,还有学长左鹏飞,都是学的计算机专业,是不是学计算机的人,拿高薪几率高些?

张霁(以下简称张):每一行只要努力了,都会成为这个行业的工匠。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才是最好的。

记:你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爸爸妈妈对你说过什么吗?

张:我是在美国学习期间,通过视频告诉爸妈的。爸爸依旧是分析,华为平台大,发展空间大,但同时工作可能更辛苦,责任更大。他们不帮助我做决定,依旧是我自己做决定。

记:你第一个月收入多少?(笑)

张:这个不好公开吧!我只知道,第一次发工资,我的银行卡都没捆绑上去,因为太忙了,很多项目在做。

责任编辑:陈锦娜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巅峰盛典 星光璀璨!昇腾AI创新大赛202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