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社会新闻
分享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第7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之后中国航天员又6次向太空进发,到现在已经有12人17人次造访太空。与其他技术领域一样,航天技术本质上也是中性的,既可以用于国家任务和国防,也可以用。

我国已有12人造访太空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第7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之后中国航天员又6次向太空进发,到现在已经有12人17人次造访太空。中国载人航天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迈进空间站时代。

与其他技术领域一样,航天技术本质上也是中性的,既可以用于国家任务和国防,也可以用于商业服务。

太空旅游市场需求蓄势待发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处于地月空间经济开发的初期阶段,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投身航天产业,在可回收火箭、低轨小卫星星座、太空旅游、太空采矿、在轨制造等领域展开积极探索。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为典范,全球范围内掀起商业航天的创业浪潮,并已取得突破性成果。

2021-2022年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发展的大年,2年内先后会有11次发射任务。在国际上,这两年却常常被认为是太空旅游启动的重要年份。有人将2020年称为太空旅游的元年,因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龙”飞船首次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2位航天员送到了“国际空间站”(ISS),标志着商业航天企业具备了从运载火箭到载人飞船的全链条服务能力,随时都可以开放商业太空旅游的市场。

随着各国载人航天活动的发展,相关技术已经逐渐向商业航天公司转移;而且,伴随新航天的发展,从运载火箭到载人飞船都已经在商业航天公司研制成功。商业性质的载人航天活动(即太空旅游)在2021年将进入实际实施阶段,由于相关市场需求已经培育多年并蓄势待发,太空旅游起步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5年内就有可能达到每年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航班化发射和飞行。

商业航天投资市场现状

中国作为航天大国,随着政策的开放和资本的助力,近年来也涌现出一大批商业航天的开拓者,在低成本卫星和火箭研发、卫星应用、太空旅游、小行星采矿等领域追赶国际先进。

日前,美国布莱斯研究机构发布了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企业融资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共有124家商业航天企业获得342家投资机构的140笔融资,融资金额达到76亿美元,同比2019年的57亿美元增长33%。

从投资机构的国别分布来看,美国的投资机构数量最多,有124家,占比36%。中国紧随其后,共有48家。

对于未来太空旅游的商业前景,业界预计覆盖人群暂时不会太大,但营运和投入的绝对值会很可观,并且会带动许多配套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业界普遍认为投资者会承担巨大的风险:一次致命事故就可能终结整个企业。为了补偿投资者,太空旅行公司还必须有潜力提供大规模的收益。

责任编辑:黄小群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社会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