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时政新闻
分享

“没有放权让利的‘失’和‘痛’,就换不来群众办事的‘得’与‘爽’。”江苏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江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一项工作就是放权。2017年,江阴市开始摸索进行县域治理“集成改革”。权力下沉,规范用权,综合执法……聚焦服务便民,江阴重塑基层治理模式。

权力下沉:换群众办事“爽”

赵航是一名退伍军人,最近在江阴市周庄镇着手成立一家包装新材料公司。令他意外的是,镇政务服务中心仅用2个工作日就为他办齐了公司五证合一的营业执照。过去,要个把星期。

改革中,江阴市推广成熟的“徐霞客镇经验”,将分属市级不同部门的890项行政权力下放到镇、街道,其中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类权限75项,行政处罚权815项。

徐霞客镇是江阴市最南端的一个镇,2010年被列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镇。通过赋权和创新社会治理,这个经济总量、综合考核在江阴常年倒数的“困难镇”一跃成为“先进镇”。

在徐霞客镇政务服务中心,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试点以来,从江阴市级各部门剥离出来下放的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累计有193项。如户外广告设置审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江阴市能办理的绝大多数各类审批或服务事项,市民和企业在镇里都能就近办理。

周庄镇副镇长张建国说:“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直接接触和服务广大群众。将权限下沉到镇,就是让政府服务更接近群众,也让镇政府有了主动作为、主动创新的能力。”

规范用权:围绕群众需求整合事项

“放”是为了更有效地“管”。在周庄镇,原来22个专业窗口归并成12个综合窗口,群众无论到哪个窗口,都能办好镇里能办的所有审批事项。窗口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镇里所有审批事项都实现了流水化、电脑程序化作业,简单易操作。

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周正洪介绍,江阴市级层面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将69项行政许可及其他事项全部集中,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全市域“一枚公章管审批”;在镇、街道层面,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如今,江阴80%以上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见一次面”办结。

对执法权,江阴也进行了集中和改造。在市级层面,江阴成立7支综合执法队伍,推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综合执法;在镇、街道层面,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

在江阴市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半月谈记者看到,988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17个一级网格、271个二级网格、1557个三级网格内发生的事,都尽收眼底。

“天上有云,地上有格。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江阴市城管局局长张德根说,“江阴综合执法自上而下建立了统一的管理数据平台,实现了全程留痕、实时追踪,确保网格内发生的每一件事、每一个问题都有具体的人管,有具体的人负责。”

为给企业减负,江阴执法检查还推行“双随机”模式,即由电脑来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以对企业检查为例,张建国说:“以前查谁不查谁,一般是人为指令,现在是电脑随机;以前是这个部门检完那个部门查,现在是去一次就可完成多项检查。”

集成改革:为创新发展提供推动力

目前,江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到位,新的基层治理格局也逐步建立。在徐霞客镇,基层干部将这种治理格局称为“四个一”治理模式——政务服务一窗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镇村治理一张网,让监管无盲区、责任全覆盖;综合执法一队伍,让矛盾不推诿、处置短平快;日常管理一中心,让服务更智慧、治理更现代。

“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陈金虎说,“困扰乡镇发展的弊端,关键在于权责不匹配。江阴改革将权力、人员下沉,让基层有能力、有人员办事。”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新治理模式下,事前审批弱化,事中事后“大监管”得到强化;统一的政务大数据平台逐步建立,业务协同性增强;镇政府主动作为意识增强,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从今年起,经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发开放体制改革等6个专项改革全面推开。江阴将这一揽子改革计划称之为“集成改革”,以期通过改革为发展提供“深刺激、强刺激”。

“江阴有5万多家企业,犹如5万多只小老虎。进一步释放其活力,要加快解除过多的条线管理、行政审批的束缚。”陈金虎说,“行政体制改革只是第一步,是‘先手棋’、‘当头炮’,从今年开始全面推进的一系列改革,有望为江阴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时政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 | 讲好“晋江经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